江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张红军借谷票见证军民鱼水情人民资 [复制链接]

1#

在江都双沟社区有一座红色文化收藏馆,昨天,记者在充满历史感的收藏馆内见到了两张“镇馆之宝”——红色文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借谷票”长10厘米、宽7.5厘米,面额分别为50斤和斤。

这是中央红*主力长征前为了解决给养问题,由苏区*府筹集*粮的原始凭证。据介绍,这些历史票证能够保留至今已非常罕见,可谓珍贵。因为中央红*长征后,根据地处于国民*的白色恐怖之下,这些红*时期的纸币、文件、报刊等均成为白*重点查抄对象,因此大部分被毁。现在所剩无几的是老区革命群众冒着危险保存下来的,或藏于墙缝,或藏于房梁,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借谷充足红*给养之用”

红色文化收藏馆主人肖保余,收藏有各个时期的红色文物近件。他告诉记者,这两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亦称“红*粮票”。

一枚为“乾谷伍拾斤”,白底,图案和文字为黑色。票上“乾谷伍拾斤”和票面四角圆圈内“伍拾”的字体以及印章为红色。

另一枚为“乾谷壹百斤”,白底,图案和文字赭色,票上“乾谷壹百斤”及票下方左右角两圈内“一百”的字体及印章为红色。

票面下方文字注有该票的发行年份及用途:“此票专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给养之用”。下方落款为“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并有印章。

不可多得的革命历史资料

说起这两张珍贵的“红*粮票”来历,肖保余说,20年前他去成都参加全国票证会,当时在古玩市场发现这两张票证,虽然标价上千元,但是出于对红色文物的喜爱,特别是对红*的崇敬,他还是买了下来,并一直悉心保护。今年是建*周年,看看这些红色文物,*的历史一幕幕生动地在眼前展现。

“‘借谷票’有87年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红色收藏品,反映了红**纪严明和*民鱼水深情,是不可多得的*史教育实物教材和纪实资料。”肖保余告诉记者。年5月,为准备红*主力突围转移,赣南苏区人民共为红*献*粮84万担、草鞋20万双、米袋10万条,有力地支援了红*给养需要,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的创始人之一。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府执行委员、粮食人民委员(即粮食部部长),负责苏区和红*的粮食供给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正是这时期由陈潭秋负责发行的。年9月,陈潭秋任中共中央驻*代表和八路*驻*办事处负责人。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逼迫他“脱*”,他拒不屈服。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奋斗百年路,文物映初心。据了解,当年红*向群众借谷用的“借谷票”有效期一直延至新中国成立后,只要苏区人民还保留红*时期“借谷票”,均可向当地人民*府领取稻谷或抵消公粮或兑付现金,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体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使命。

通讯员陈荣坤伏波记者姜涛

本文来源:扬州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