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着苏轼的诗词去旅行 [复制链接]

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旅行家。他一生游历了许多地方。

苏轼一生的仕途一波三折,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虽然接连被贬,无论是旅途中孤寂之时,还是境遇艰难之时,在他的词作中都能找到他曾游历的地方,并呈现出他的乐观豁达、逍遥浪漫的一面。

小A今天和小伙伴们一起跟随苏轼的诗词去旅行吧:

1、杭州:

在杭州任知州时写下《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满满的都是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

在杭州望湖楼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句句透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写吉祥寺的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他写凤凰山下的美景,“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苏轼对杭州的贡献还包括:

疏浚西湖: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使西湖的水质更加清澈,景色更加美丽。

构筑苏堤:苏轼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了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设立三潭印月:在疏浚西湖后,苏轼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的“三潭印月”奇异景观。

在他的笔下,钱塘江、西湖、吴山、富春江,处处皆景。难怪他在《过旧游》中写“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认定自己的前世就在杭州。我们读他的诗词,仿佛自身也感受到了杭州灵秀山水的浸染。

2、庐山:

游历庐山时苏轼写下《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对庐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3、密州

密州是现在的维坊诸城市。

在密州时创作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充溢着豪放的爱国情怀,抒发着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4、黄州

黄州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在黄州,山间泥泞时,他写下《定风波》,吟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期间留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旷达之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