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华写出博物志的魏晋名流,结局比太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张良,汉王朝的战略规划师。

刘邦封赏开国功臣的时候,给张良配备齐国三万户封地,张良说他花不了这么多,请求调换成沛县的留地。

留地是他投奔刘邦的地方,留候是个能勾起回忆的爵位,汉高祖收拾往昔战友时,绕过常年请病假的张良。

张良闭门谢客,只帮吕后做过一次谋划。

太子顺利登基后老娘当家,外戚团队开展二次清洗活动,吕后退回张良的辞职信,告诉他安心在京城养老。

张良在十多年后寿终正寝,汉王朝在四百年后江山易主,三国群英们逐鹿于中原,激荡起万千嚣腾的尘埃。

张良的儿孙,也近乎没入尘埃。

张华,张良的十六世孙。

他出生的时候有三个皇帝,魏蜀吴互相谴责对方不合法,谴责太过分了就抄家伙,骂骂咧咧的约地方干架。

干架造成死伤只是副作用,最大的破坏在于众生皆耗材,三百六十行都去打仗了,货物紧缺还要保证军资。

听说,蜀国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张平下班回家逗儿子玩,听见媳妇扯闲话忍不住叹气,低声说道:粮仓快空了,有钱也买不到多少吃的了。

张平是魏国渔阳郡的太守,近期负责为朝廷征收物资,相比斩首行动或精准打击,拉锯战相当于全民参战。

青壮劳力在前线冲锋打仗,老弱在后方平摊粮草器械,由于车马的运输效率太低,路上还要吃掉不少粮食。

勒紧裤腰带,看谁耗过谁。

义不聚财,善不为官。

小仁不仁说起来挺简单的,但真要跨过那层良知很难。眼前或许会饿死几个人,千里之外能挽救更多生命。

老张的跨栏水平明显不行,看见太穷的人家就免征收,结果没能按时筹齐物资,被朝廷批评不以大局为重。

别干太守了,回家哄孩子去吧。

没有铁饭碗只能自力更生,老张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干脆用剩余资产买点羊,还能解决儿子的喝奶问题。

老张放羊时带着儿子张华,其他羊倌笑他有福不会享,然而昔日共事的同僚们,惋惜之余却多少有些羡慕。

承负永远是成正比关系的,不可能把最舒服的占全了,老张婉拒同事们的推荐,好像从牧羊中看到些本质。

牧民?牧羊?傻傻分不清楚。

张华在专心致志地拆竹简,完全没听到父亲嘀咕什么,拆成一根一根的多好玩,搞不懂编在一起有什么用。

老张回想管仲的《牧民》,又琢磨義字为什么用羊头,低头发现竹简变成竹条,气得抓起鞭子就想抽儿子。

这是书啊,是让你撕着玩的吗?

老张看见儿子怯弱的眼神,这才想起他还只是个孩子,便将他抱过来放在腿上,一根一根地又串编成竹简。

老张轻抚着黑黄色的竹简,给张华讲起老祖宗的故事,他们的祖上是西汉张良,那个运筹帷幄之中的豪杰。

张良跪在地上给老头穿鞋,大半夜地跑到桥头去拜师,这才领到一本《素书》,从此开启光辉传奇的一生。

夕阳西下,父子俩赶着羊群回家。

华少孤贫,自牧羊。

张平当太守时下不了狠心,处理结果让后任引以为戒,新领导为超额完成业绩,牵牛扒房的力气都使上了。

曹魏好像是三国里的强者,但和老张家仿佛没啥关系,张平死后没有多少储蓄,张华只好卖些羊安葬父亲。

他是羊群眼里的王,也是王者眼里的羊。

他转遍村庄外的山坡小河,倚着树干或者躺在青石上,细细咀嚼竹简上的文字,时而查看咀嚼青草的羊群。

青草养分催促着羊儿肥壮,书籍养分提升张华的思想,他的双脚没有走出郡县,脑海思绪却能够贯穿古今。

寻常羊倌的儿子还是羊倌,只能教给儿孙放羊的诀窍,张华的父亲好歹是太守,传授的东西远远超过牧羊。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多重身份,更容易引人瞩目。

卢钦是曹魏朝廷的尚书郎,对小老乡的事迹很感兴趣,一个羊倌的才名这么高,据说还是张太守的亲儿子。

刘放是散骑常侍兼西乡侯,同样对这位小老乡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