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许知远对话吴孟达
完整版(上)
完整版(下)
本期节目,对谈中涉及大量活跃于上世纪后半叶的香港艺人,我们做了梳理,方便大家理解。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红线女(-)
原名邝健廉,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年因日*侵华而失学,同年夏,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学艺,取艺名小燕红。年春节,登台演出。年,在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其后到抗战后方巡演,多演马派剧目。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红线女一生参演70多部电影,主演近个粤剧剧目,代表作有《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乡风云》《昭君公主》《白燕迎春》等。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年12月8日,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广州逝世。
新马仔(—)
原名邓永祥,广东顺德人,香港著名粤剧演员、电影演员。主要作品有《貂蝉》《西施》《卧薪尝胆》等。邓永祥8岁时父母离异,后与母亲来港生活,母亲当佣工期间,庶母刻薄,邓永祥常被打骂,终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后遇江湖艺人收留并学艺。因擅模仿马师曾,于是改艺名“新马师曾”。年代,新马师曾与当时其他红伶一样,接拍电影。除粤剧戏曲片外,他亦以喜剧演员身份,出演电影。年,新马师曾创办了永祥唱片公司。年4月21日因病逝世。
邓寄尘(-)
广东南海人,播音艺员出身。能够独力造出八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演绎谐趣广播剧,轰动一时,获得“谐剧大王”之美誉。40年代在广州演粤剧,50年代赴港,主讲谐剧,不久进*影坛,成为著名谐星,又不时灌录谐趣粤曲及粤语流行曲。50年代,拍摄多部喜剧电影,与新马师曾合作的“两傻”系列尤其著名。年,移民加拿大,从此淡出艺坛,不过多年来亦有客串演出电影《*马智多星》,石天版《追女仔》等。年7月2日病逝于美国。
郑君绵(—)
广东宝安人,香港著名话剧演员、播音员及电影演员。曾就读于香港华仁书院。年代初移居香港,年代末开始拍电影,年代加入无线电视,成为《欢乐今宵》台柱之一。他是演艺界多面手,演话剧,在电台播音,创作多首粤语时代曲,走谐趣*马路线,广受大众欢迎。年8月2日因病逝世。
梁醒波(-)
原名梁侍海,广东南海人,于新加坡出生,是华人界粤剧电影及电视的一代始祖。早年醉心粤剧,十七岁开始落班,在粤剧界挣得了“丑生王”的称号。年拍第一部电影《临老入花丛》,其后演出过如《光棍姻缘》等名片,也曾创办过利影等影片公司,出品过《苦海亲情》等片。虽然少做主角,但波叔既是粤剧团仙凤鸣、雏凤鸣的台柱,更是长寿节目《欢乐今宵》的主创功臣,带给观众极多欢乐。年成为香港第一个获得MBE勋衔的演员。年在香港病逝。
林黛(-)
出生于广西宾阳县,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之长女。英文名Linda,艺名“林黛”是其英文名之音译。年随家人来港定居,就读于新亚书院(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年拍摄橱窗照片,被星探看中,获邀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年转投永华影业公司,拍摄第一部作品《翠翠》,一炮而红,更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林黛扮相古今皆宜,先后替两大电影公司拍过大量风格和形式迥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风头一时无两。年7月17日,她被发现在香港大坑道渣甸山花园大厦寓所自杀。死讯传出,震惊香港社会,出殡之日,万人空巷。
李香琴(-)
原名李瑞琴,广东顺德人,粤剧界出身,是香港著名电影及电视剧女演员,前无线电视女艺员。早年居于澳门,从小爱好粤剧,16岁正式踏足舞台,曾有“二帮王”(“二帮”即粤剧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称,与当时九位著名“二帮花旦”合称九大姐。年,李香琴加盟无线电视,成为《欢乐今宵》台柱之一,与谭炳文合作的《大乡里》,更是大受欢迎,后拍成电影。李香琴,人称“琴姐”,其人和蔼可亲,努力提携后辈,也是华语影视界著名的甘草,是“巨星的母亲(祖母)”,从艺70多年,曾饰演过多位华语影坛巨星的母亲、岳母、婆婆、祖母的角色,且所饰演的每位母亲,性格各异,情感不一,灵活多变,足见琴姐演技精湛。
谭炳文(-)
香港配音演员、歌手、电影及电视剧演员。香港配音界的始祖人物。年代后期,黑胶唱片时代,灌录不少粤语流行曲唱片。走的是谐趣、*马的歌路,声线沉实,唱腔有广东粤曲的味道。近些年,依然活跃在配音界。年3月21日,无线配音组为其颁发“终身成就奖”。
钟景辉(-)
香港资深舞台剧演员和导演、戏剧教育家、电视制作人、电视剧演员及电视节目主持人。钟景辉一家为泰国华侨,原籍广东台山,后由上海入香港读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英文系,并为美国奥克拉荷玛浸会大学演讲及戏剧系学士,及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艺术硕士。于美国毕业回港后,于浸会大学任教。年代,在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任导师,亦是吴孟达的导师。现任香港戏剧协会会长。
陈有后(-)
香港资深艺人。活跃于70、80年代,擅长角色是阿伯、高僧、老人家,曾与陈小春合作《鹿鼎记》饰洪教主。陈有后纵横香港演艺圈超过60年,可以称得上是桃李满门,曾经担任过TVB演员训练班导师,教过不少学生,林岭东、杜琪峰、周润发、吴孟达、汪明荃、万梓良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年6月12日因病去世。
卢海鹏(—)
广东番禺(今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人。年轻时为广州歌舞团团长,年到港入读TVB第三期训练班,同期同学包括周润发、吴孟达等。卢海鹏早年是无线电视《欢乐今宵》台柱之一,以搞笑、扮演其他艺人及名人而驰名。40多年的影视生涯使他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年4月更凭电影《夺命金》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演艺事业再度得到肯定。
林岭东(-)
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香港。导演、编剧、制片人。年,林岭东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艺员培训班学习,与吴孟达为同期学员。年,得王天林赏识,任助理制片。他以擅拍动作电影见称,其作品以“风云”三部曲(《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学校风云》)最为闻名,曾以《龙虎风云》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年12月29日,林岭东在家中猝死。
王天林(—)
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上海,年到香港居住,经人引荐,年开始参与电影工作。年执导第一部电影《峨嵋飞剑侠》,时王天林仅廿二岁。年,更凭《家有喜事》赢得第7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王天林拍了不少*飞鸿系列电影及武侠片,例如《火烧红莲寺》等。70年代初电懋公司结业,王天林转职电视台,监制的经典剧集包括《啼笑姻缘》《书剑恩仇录》《万水千山总是情》《楚留香传奇》《神雕侠侣》83版《射雕英雄传》《千王之王》等。经王天林培育的电影人很多,包括儿子王晶,门生有杜琪峰、林岭东等。年11月16日,王天林因身体机医院病逝。
李翰祥(-)
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李翰祥出生于辽宁锦西,年轻时曾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及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学戏剧电影。年赴香港,曾做美工、小演员等。年首次执导,并进入邵氏,拍摄多套古装片,包括《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获得好评。年在电懋老板陆运涛支持下到台湾成立国联电影,年的《西施》获得金马奖最高荣誉--最佳故事片导演。其后改拍一系列票房不俗的奇情片、风月片。李翰祥至年回大陆,拍摄其清宫三部曲:《火烧圆明园》《垂帘听*》《火龙》等一系列清宫片。年8月起,他在北京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于同年12月17日下午在开会讨论拍摄杀青戏时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离世。
倪匡(-)
原名倪亦明,祖籍浙江宁波镇海,生于上海,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肄业,年到达香港,知名的香港作家、编剧、节目主持人,与金庸、*霑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初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后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涉猎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另外,也曾在年至年间,与*霑和蔡澜合作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
鲍德熹(PeterPau,-)
本名鲍起鸣,著名电影摄影师。年出生于香港,著名演员鲍方之子,亦是著名演员鲍起静之弟。1年以《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是第43届金马奖最佳摄影得主,亦曾6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香港铜紫荆星章(BBS)获得者,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PeterPau”命名。
来源:十三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