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食物 http://m.39.net/news/a_5878367.html又被他:“语言贫乏症”思维导图来了:网络迷因“梗”住了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蕊沙斯媛济南报道
叶良辰之后出现了歪嘴龙王、火星文之后缩写文化异*突起……网络语言迭代的速度令人诧异,昨天还是互道你好的“打工人”,今天就成了走在路边的“迪士尼在逃公主”;当你还在说“不会吧不会吧只有我觉得不好看吗”,别人已经在鞠躬表示“是个好活,就是有点烂”……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为什么永远跟不上互联网的“热饭”?
“迷因”(meme)又称“模因”,含义约等于“文化的基因”。在互联网时代,迷因演化出了网络迷因这个概念,指一夕之间,在互联网之间通过社交平台、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被病*式传播,一举成为备受瞩目的事物。网络“热梗”的发展,或许能从迷因传播之中,窥到一些规律。
江山代有热梗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盘点网络平台的流行热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一时爆火的热梗背后的话术和逻辑都有迹可循。如下图所示,网络“梗”文学大致可分为阴阳怪气、青春伤痛、缩写文化、土味情话、自信爆棚等五类。我们以其中几个小分支为例,一起了解下它们的特征和常见句式。
“梗”文学又被称作“语言贫乏症”,据说是长期读书少导致的
1.废话文学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是对废话文学的最好阐释。典型的废话文学有“现在单身的人,一定还没对象吧”、“这么晚还没睡的人,应该还没睡吧”等,它们看似是废话,实际就是废话,其主要特征为一句话分成两次说,前半句陈述+后半句重复,两句话又是同一个意思,字里行间绝不掺一点有用信息。
2.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当你想达成某种目的时,给对方发一大段类似琼瑶剧的发疯抓狂式话语,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强烈情绪,因被网友应用于催单发货而爆火网络。正如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谈到,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发疯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于社交认同的需求,以及网络社交背后人们无法割舍的对于他人情感投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