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秦俑学揭密三大迷题 [复制链接]

1#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秦俑学揭密三大迷题


》)秦俑研究新发现:秦俑学可望成为第五大显学 在台湾首开秦俑学课程的南台科技大学傅荣柯教授也在研讨会上指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过,近百年来中国历史文化有四大显学,就是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现在,我认为秦俑学可望成为第五大显学。” 1974年春,秦始皇陵园农民打井时偶然挖出兵马俑残片,引起国家和陕西省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于同年夏组成考古队进行勘察和发掘,探出陵冢东侧地下有3座陪葬坑,内藏约8000件真人般大小的巨型陶质兵马,举世为之震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不仅引发了中外人士的旅游参观热,更使广大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对秦俑坑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极大兴趣。秦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迄今,先后召开了六次学术研讨会,并于1980年由文博、学校、科研等几十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秦俑学研究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 中国史专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留珠教授说,总结30年来秦俑学研究的特点,一是研究与考古发现基本同步,并随着考古新发现而不断深入;二是研究的大本营在国内,以秦俑博物馆为中心;三是文理交叉,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研究队伍与研究成果不断扩大。 据秦俑研究会统计,秦兵马俑出土30年来,累计发表各种论文1600多篇,出版学术专项19部,考古发掘、文物修复报告4部,《秦俑秦文化论丛》和《博物馆学研究丛书》17部,《秦陵秦俑研究动态》季刊66期,共计2000多万字。这样的成绩在新学学科中是十分难得的。 担任过三届秦俑学研究会秘书长的张文立研究员,对进入新世纪的秦俑学研究趋向进行了评述。他说:“随着秦俑坑发掘的进展,秦始皇陵及湖北、湖南、甘肃等地众多秦代遗址和大批秦简等文物的发现,秦俑学研究会的140多位会员面对新情况,冷静观察,深入思考,开拓了思路,沿着秦俑-秦陵-秦史的探索与阐释,进而论证其深刻的文化价值,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又有对现代文化建设的提示,其内容涉及秦代的*治、*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不少作品获奖,被评为优秀图书,产生良好的社会作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这门年轻的学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显学的目标迈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