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娱乐中,你知道节目独占半壁江山吗不妨来 [复制链接]

1#

在娱乐中,你知道节目独占半壁江山吗?不妨来看看!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几十年之前就曾断言:“电视基本上是一种娱乐性的媒介。”这话并未过时。电视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娱乐性节目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娱乐性节目呢?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电视节目大体分为四类:新闻、娱乐、教育、服务。进一步细分,娱乐类节目包括:综艺、音乐、舞蹈、戏剧、游戏、益智、真人秀、娱乐谈话、体育、电影、电视剧等。据此,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统计出相应的收视比重。表0-1是-年的数据。另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记载:年,全国总共播出电视节目万小时。其中,综艺益智类将近万小时,影视剧类万小时,合计超过53.5%。

55.4%、55.2%和53.5%,这三个数字显示出娱乐节目的播出和收视的比重都占据了半壁江山,超过其他节目的总和——这也契合于我们的常识:神州大地上“娱乐化”浪潮风起云涌。事实上,在年省级卫视节目收视率的排名表中,除了一档(北京台的)《天气预报》,前15位的收视“大赢家”都是综艺或者电视剧节目。新闻、社教类节目被干净彻底地挤出局了,这种泛娱乐化的情形怎能不叫人心生疑虑?年以来的情况如何呢?只要考察娱乐节目中的两只主力军——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看看它们在全部节目中的播出与收视比重,就可以知其大概。

在中国大陆回荡,大量电视节目“按照市场化原则”,以“满足受众需求”的名义炮制出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它的口诛笔伐同时铺天盖地而来,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电视几乎被指责为社会文化庸俗化的罪魁祸首。-年,广电总局至少召开5次会议,制定下发10多项规定,组织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全面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一些节目低俗、庸俗、恶俗,严重背离了党的宣传方针,弱化了广播影视的喉舌作用,削弱了广播影视的宣传效果,损害了广播影视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和不良后果。

我们要充分认识抵制低俗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宣传管理。“坚决抵制广播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和低俗、媚俗、庸俗倾向”,已经关系到“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了。回过头来,我们来听听“民间的话语”,它们恐怕更加直白:喋喋不休地耍贫嘴,千篇一律的大俗套;让专家操练幼儿园游戏,让学者回答灯谜般的问题;没完没了的广告外加片头片尾字幕,剩下一丁点正剧时间又满是虚饰与矫情。电视剧等等娱乐品用各种野性的、媚态的乃至于肉欲化了的媒介暴力算计观众,以提供消遣和娱乐为诱饵,使人堕落到各种拜金、拜物、拜欲和畸变偶像崇拜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这种“恶性娱乐化”的幽灵正在荧屏上频频亮相、愈演愈烈,电视文艺节目的“恶性娱乐化”倾向正在伤害着我们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文娱新闻的低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每一位编辑和记者都有义务和责任为此付出努力,而且我们必须努力,否则会愧对于这个时代和民族。低俗化被分了类:低俗的女色、低俗的猎奇、低俗的隐私、低俗的暴力、低俗的拜金、低俗的炒作、低俗的调侃、低俗的“性”闻……具体表现为:以“性”为看点,狂打擦边球;以残忍为噱头,发掘人性之恶;极尽窥探之能事;以恶搞、整人娱乐观众;颠覆传统,挑战道德,发掘“丑闻”、“丑态”;以奇装怪行、言语无忌吸引眼球;以巨额奖金刺激收视,高举名利大旗,宣扬寻欢作乐的生活方式。——在类似的描述中,娱乐,全面陷落为“愚乐”、“误乐”,媒介生态的面貌恰似一幅怪异、荒诞的“行乐”全景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