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年1月,张爱萍同浙东前指参谋长王德在前往头门山岛指挥所途经临海时,接到了总参谋部的电报,大意是:一江山作战对与美蒋的斗争影响很大,要有必胜的把握才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中央考虑到一江山地区冬季天气条件没有充分保障,登陆进攻发起的日期可以推迟,到天气条件确有把握时再发起。
张爱萍同王德经过反复商量后认为,部队准备充分,并已展开,另外根据气象分析,18日也应该是个好天气,打好这一仗已经有了把握,如果推迟攻击,很可能失去良机,影响士气,也可能暴露企图,增加今后作战的困难。
为此,张爱萍一到头门山指挥所,就要通了副总参谋长陈赓的电话。张爱萍在电话中向陈赓说明了战役准备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意见,建议按原计划发起渡海登陆作战。
陈赓迅速将情况报告军委。当天下午,彭德怀电告张爱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按原计划实施。
就这样,张爱萍的斗胆直陈,改变了中央的决定,使得一江山岛之战得以按原计划迅速发动。
可就在战斗打响的前夜,老天故意安排了一个富有悬念的小插曲。
17日黄昏,浙东沿海突然刮起了六七级大风,暴雨如注。设在头门山岛上的一江山登陆作战指挥所的帐篷,被风刮倒了好几次,这样的天气,是绝对不适于发起渡海登陆作战的。
张爱萍顾不上吃饭,当即指示前指司令部作战处,向空军了解气象变化情况。空军前指气象科经与上海气象台电话会商后断定,这是短暂的局部天气,不会影响明天的战役行动。
但张爱萍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因为这关系到攻击能否按时发起,关系到解放军战史上首次三军合成作战的胜利。他亲自拿起电话询问空军前指气象科长徐杰:“气象预报是否准确?”
徐杰回答:“这阵风是西北方向来的气流,很快就会过去,明日必是风平浪静。”
“我要的是一万,不能有万一,你敢保证?”
“我以脑袋担保!”徐杰语气十分肯定。
1月18日,当朝霞泛上东海海面的时候,一江山海区果然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不但地面无风,而且天上无云,海面风平浪静,如一方硕大的蓝色镜面。张爱萍悬了一夜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清晨4点11分,空军第一批歼击机升空,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掩护集结于头门山、高岛等地的登陆部队完成起航准备。海军执行战斗掩护的军舰开始实施海面巡逻警戒。
张爱萍身着戎装,腰佩54式手枪,神情十分威严。
时间在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过去。张爱萍盯着手表指针。他十分清楚,这是他戎马一生又一个关键时刻。
时针指向上午8时整。张爱萍抬起头来,放大嗓门,对着话筒发出命令:“时间到,按预定计划开始向一江山岛发起渡海登陆攻击!”
3枚绿色信号弹呼啸着划破长空,攻击开始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由空军3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组成的混合机队,在歼击机的掩护下,从浙东沿海各机场起飞,准时飞抵一江山岛上空,对国民党军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与此同时,另1个轰炸机大队和1个强击机大队,飞抵大陈岛上空,对“大陈防卫司令部”、敌炮兵阵地和无线电、雷达和通信设施等进行了猛烈的轰炸。顿时,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上浓烟滚滚,一片火海。
8时15分,空军又对北江岛的西山嘴、海门礁、黄岩礁、向阳礁和乐清礁等前沿阵地进行了清障轰炸。
9时许,地面支援炮兵群的50多门大口径火炮,按计划开始对岛上国民党守军各前沿支撑点的碉堡、炮兵阵地及水际滩头集团工事进行猛烈的破坏和压制射击。
一群群炮弹呼啸着飞过海峡,一发发炮弹准确地飞向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千吨的炸弹、炮弹在国民党守军阵地上爆炸,岛上的落弹量达到每平方公里多枚。
在如此密集的炮弹覆盖下,国民党军多年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和火力配系大部被摧毁。大陈岛指挥中心与台湾间的通讯联络中断。
张爱萍用电话向炮兵祝贺:“炮兵打得好!”
战后被俘的国民党突击4大队大队长王辅弼说:“自从你们开始轰炸,我们的指挥系统就被全部打乱,无法与各部队取得联系。”
12时15分,担任登陆任务的第一、二梯队的70余艘登陆艇,满载多名指战员在海、空军的掩护下,先后从高岛、雀儿奇和头门山岛起锚,分3路以大队的双纵队防空队形向一江山岛全速开进。
天上,一架架战机交替着不断飞掠而过;岛上,一发发炮弹接二连三地隆隆炸响;海上,有由大型护卫舰、炮舰、船载M-13火箭炮群组成的护航舰队,分别在登陆艇的前头和两侧掩护组成了一道水上铜墙铁壁。
这是一幅现代化立体战争的壮观画面,无论是谁,只要亲眼所见,都会终生难忘。
当登陆部队的船只驶至距一江山岛只剩米,准备以艇波的战斗队形抢滩上岸时,大陈岛上国民党军远程炮兵突然进行拦阻射击。一发发炮弹在船队周围炸起道道白色水柱,有的船只被击伤。
头门山指挥所里,张爱萍通过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他一把抓起“给我接白岩山海岸炮兵!”
电话很快要通了。张爱萍喊道:“是白岩山海岸炮兵群吗,我是浙东前指司令员张爱萍,听着,用最猛烈的炮火,目标大陈岛敌炮兵阵地,给我狠狠地打!”
海军的岸炮群立刻开始怒吼起来,同时升空的航空兵火力也对敌岛上的炮兵目标实施压制。仅5分钟时间,敌人的炮兵就不“作声”了。
战斗发起后,浙东前指空军共出动战机架次,在战区上空穿梭般地来回巡逻警戒;海面上又以两艘驱逐舰、4艘巡逻船、20艘鱼雷快艇组成的混合舰队,封锁了大陈岛与一江山岛之间的海上通路,并以密集的火力网将其赴援舰队阻于数海里之外。
慑于我海、空军的强大威力,驻大陈岛的国民党海、空军一直未敢妄动,整个航渡十分顺利。
13时22分,登陆船队指挥艇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绿色的旗帜,这是准备登陆的信号。顿时,登陆部队全部散开队形,以艇波形式,各自向预定登陆点迅速靠近。
13时30分,登陆作战的第二次火力准备开始。浙东前指空军3个轰炸机大队又1个中队,再次对南北一江山岛各主要阵地实施猛烈轰炸。
暴风雨般的炮弹,铺天盖地地倾泻在敌人的阵地上,使岛上守敌一线工事70%被摧毁,为登陆部队的顺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14时20分,第一梯队开始登陆。第一梯队营进至距岸米处,营指挥员发出了炮火转移信号。
此时,国民党军趁我炮火转移之机,依托未被摧毁的坚固火力点,向登陆部队开火射击,登陆船队直冲岸滩。为缩短登陆时间,许多战士在船只还未靠上滩头时就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呐喊着向岸上冲去。
14时29分,步兵第团2营第一波队的5、6连4艘登陆艇,终于首先抵近预定登陆点,分别在乐清礁、北山湾地段一举登上一江山岛。
第二波队7连随5连之后登陆,8连在6连右翼突击登陆,营指挥所也在5连后上陆。
14时33分,步兵团1营第一波队的1、2、3连分别在黄岩礁、海门礁、山嘴村登陆。
14时37分,步兵第团2营第一波队的5、7连也在胜利村西侧、田蚕湾地段相继登陆。
第二波队6、8连也分别随第一波队之后顺利登陆。
经过31分钟的鏖战,第一梯队的3个营都分别按预定计划登陆并夺占了滩头阵地。
15点,岛上升起了3颗绿色信号弹。这是登陆部队发出的成功抢占滩头的信号。
与此同时,浙东前指登陆指挥所在司令员黄朝天的率领下,也在黄岩礁登陆。随第一艇波在乐清礁最先登陆的第60师参谋长王坤,用报话机向指挥所张爱萍报告:“滩头阵地已经占领!”
头门山指挥所里,张爱萍手持话筒喊道:“登陆突击果断、勇猛,打得好!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巩固滩头阵地后,大胆实施穿插、分割、包围,尽快夺取敌纵深核心阵地。”
登陆部队上陆后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战场形势变得扑朔迷离,攻守双方呈现胶着状态。
我登陆部队在攻占第一道堑壕时,由于受岛上地形限制,一些分队的战斗队形被分割,加之事先不可能全部掌握岛上守军所有火力点的分布情况,指战员们遇到了守敌大量的反射火器和隐蔽火力的压制,伤亡增多。
对此,登陆指挥所马上命令各部队,乘守岛敌军因一线阵地丢失较慌乱之际,采取灵活的小群战术,主动协同,向纵深内预定方向勇猛穿插。
15时10分,第团1营攻击高地,国民党守军以暗堡火力反击,1营伤亡较大。
经过激战,1营攻下了高地。尔后除了4连部分兵力向付家村发展进攻策应2营6连外,主力随即在中心村、山中村、云桥地区转入防御。
15时5分,第团2营以勇猛果敢的动作一举攻占望村,乘胜向高地猛插,并包围了高地。高地是一江山岛的主阵地,一江山防卫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在整个登陆战斗过程中,国民党大陈防卫司令刘廉一和驻大陈岛的美国军事顾问华尔登上校、麦克雷上校,一直在大陈岛观察战情。刘廉一曾几次命令大陈港出动舰艇反击,但均被解放军浙东前指航空兵和海军巡逻警戒舰队压制被迫返回锚地。
此刻,刘廉一看到被王生明称为“美国制造的不沉战舰”危在旦夕,急忙亲自通过无线电命令王生明:“死守阵地,为党国成仁。”
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地下指挥所里,王生明从听筒听到刘廉一那急切的命令,知道一切都完了,满脸是汗的他静静地坐下,一声不吭。
通过观察孔,他已经看到了正在向指挥所搜索的解放军战士,50米、40米,只剩下20米了。王生明绝望地抓起话筒,直接用明语向刘廉一喊道:“战况急剧恶化,现在敌军已迫近在身后,我已回天乏术,我手里给自己留着一颗手榴弹……”
话还未说完,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响了。
群龙无首,其余的国民党守军都乖乖地举起双手。敌突击第4大队长王辅弼穿着一条单裤,满脸灰尘,头上扎着绷带,手里拿着自己的图章,低着头向冲进来的战士们说:“我是王辅弼,突击第4大队的大队长,我向你们投降,请不要打死我。”
17时55分,登陆战斗基本结束。我登岛部队在登陆战斗中,共歼灭国民党守军名,俘虏人,击沉蒋舰3艘,击伤4艘,缴获各种口径火炮26门,轻重机枪87挺,各种长短枪支,六零火箭筒27支,炮弹发,子弹11万发,还有其他军用物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