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仪(第一排左数第7人)与郭玉丽(第二排左数第6人)
陈虹佑与妈妈郭玉丽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春雷乍响。*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恢复工商机关建制的重要决定,工商事业开启新的征程。从催生培育市场主体到商品市场的建设,到科学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浙江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孜孜以行,与国家发展的脉搏同跃动。年,伴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建,“工商”这一闪耀的名字被载入历史。而充满工商情结的故事和关于工商的独家记忆,却历久弥新。在千岛之城舟山,有一个因市场监管事业而牵绊的家庭,陈虹佑的妈妈、外公和她,先后在舟山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工作。斗转星移,时代变迁,祖孙三代的人生,宛如老胶片电影,一帧帧闪过,从黑白到彩色……
外公郭绍仪,新中国第一批工商干部“外公退休后身体一直不好,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但他的一生很精彩,是我的偶像。”陈虹佑边说边翻出外公退休前身穿制服拍的照片,这是工商恢复建制后的第一代制服。陈虹佑的外公名叫郭绍仪,山东诸城人。小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年当兵,年加入中国共产*,并在部队做起通讯工作。年他随部队南下,进入嘉兴税务系统。随后,郭绍仪参加了解放舟山岛战役,历经登步岛战役在内的数次血战,终于在年5月17日,分东、西、中三路解放舟山岛。年,郭绍仪选择留在舟山县高亭镇(现舟山市岱山县)。在岱山,郭绍仪先后担任供销社股长、高亭镇委书记、供销社副主任,直至年岱山县工商局恢复建制,他成为新组建的工商战场上的一名新兵,穿上正式的工商制服。与千千万万的老工商人一样,郭绍仪下基层、管市场,整治各类不法行径。他见证了中国城镇农村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也见证了市场经济的在中国基层的发展。外公走得早,当年他闯下的英勇事迹,陈虹佑只能透过黑白照片和旁人的讲述了解一二。“大家都说外公是个‘老革命’,一身正气,雷厉风行,可私下却是和蔼可亲。尽管从进入工商系统到退休只有短短5年,但当年走村串户认识的朋友和好多工商系统老同志,至今还会向我描述他当年的风采。”从山东诸城到浙江岱山,从青葱小伙到今令人挂念的“郭干部”,其间沧海桑田。郭绍仪不仅将人生的最后时光交付给了工商事业,更在壮丽发展的时代洪流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妈妈郭玉丽,坚实工商基业的女战士年,老人带着工作中获得的无数荣誉和对工商事业的无比忠诚光荣离休。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也正是这一年,岱山县工商局第一批招干,此时老郭家工商事业的接力棒,成功交到了小女儿郭玉丽手里。郭玉丽至今还珍藏着一张摄于年的老照片。照片中,父亲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老去据鞍犹矍铄;她站在第二排左侧,晚生后学欣向荣。往事历历在目,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农村市场工作多而杂,从“六管一打”到收取市场管理费再到注册登记,每样都是难啃的骨头。言语间,脑中又浮现那个花一样的年纪:小姑娘一个人摇摇晃晃骑着自行车,不论刮风下雨,路途远近,手拿一本花名册,即使人生地不熟,心里带怯,脸上却格外镇定地挨家挨户进行管理;或是每天奔赴各港口码头,打开一个个盛满手表、收音机和尼龙折伞的麻袋,冲在缉私队伍的最前沿;又或坐在办公桌前,左手边摆着一本《国民经济行业编码》,右手边摞着一叠等待领取的工商营业执照,用蝇头小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誊写。年,郭玉丽做了妈妈,年,她带着女儿陈虹佑随丈夫来到定海,并调任至定海区工商局经检大队负责市场科内勤工作。年,她调去定海城关工商所担任监管工作,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基层工作,并坚持在一线直至退休。兜兜转转三十载,郭玉丽在这个岗位经历了一生中所有最重要的时刻,也见证了从工商行*管理到市场监管的变革。再忆青春过往,郭玉丽留下一段文字:“悠悠半生,恍然如梦。怎耐改革所需,工商历史翻篇,情怀难以割舍。唯有胸怀不变誓言,让后辈肩负使命前行!”
陈虹佑,筑梦新时代的市场监管人又是几个春秋,时光的轮盘走到了年,郭玉丽已生出华发,而工商世家的接力棒也传到了郭家第三代人手中。她就是郭玉丽的女儿——陈虹佑。事实上,陈虹佑一开始的梦想不是成为市场监管干部。毕业于法律专业的她在杭州工作了一年,不过深受家庭影响,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舟山,成为市场监管队伍中的一员。“我对制服有特别的情结,记忆中的穿着制服的母亲总是特别精神——头戴无沿帽,红色的国徽在胸前闪耀夺目。她脚踏牛皮鞋,走在大街小道和石板路上,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陈虹佑说自己是工商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下了课就在母亲的办公室做作业,到饭点了就跑去和门卫大爷一起吃饭,饭后到开水房洗澡。每到寒暑假,她还会跟着母亲工作。不论是凌晨三四点管理菜市场,还是深夜伏案加班的办公室,你总会看到在身着制服、走村串户的女干部身后,跟着一个满脸童真的小女孩。年,陈虹佑进入舟山市金塘工商局,从事注册登记工作。年调任至集聚区,现任舟山市场监管局集聚区分局行*许可科副科长,九年来没离开过注册一线。在母亲郭玉丽眼里,女儿选择的注册业务枯燥单一,甚至缺了一点“技术含量”,但陈虹佑却不以为然。她总会和母亲说,现在时代不同了,注册登记不再是手写执照这样死板的工作。特别是商事登记改革后,注册登记工作也需要学习创新,同时要更加缜密和耐心,发挥“店小二”精神,真正为老百姓提供便利。谈起一家三代人共同奋斗的那份事业,陈虹佑说自己没有经历过工商恢复建制时的艰辛,也没有经历过八九十年代市场发展的躁动,她生活在一个平安、富足、幸福的新时代。而之所以能在稳定优越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是因有祖辈历尽千辛万苦解放中国,有父辈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和发展中国。“前辈们常常告诫我,既然选择了市场监管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担当和责任,抬头要对得起国徽,低头要对得起百姓群众。”记者札记此次采访,记者有幸见到了舟山市场监管局集聚区分局行*许可科科长沈室幸。在旁人看来,他或许只是位普通干部,但对于郭家三代人而言,他特别且珍贵——从岱山到定海再到今日的集聚区,他在不同时期与郭绍仪、郭玉丽、陈佑虹三人共事过。他看着工商从无到有,从旧到新,故垒一边,重拾已是全链条的市场监管。沈室幸说自己幸运见证了祖国发展巨变,更幸运能成为郭家三人的好同事,大家都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市场监管事业。如今自己也将解甲归田,但走过之路无怨无悔。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岁月沧桑巨变。祖国繁荣兴盛和市场经济稳定发展,被一代又一代市场监管人默默守护着。在这个光荣的群体里,郭家老少三代用实际行动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相信这个大院里还存在更多的市场监管之家,为使命奋力前行。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者:导报记者安宇
来源:市场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