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4
浙江新闻客户端
朱银燕陈烨袁伟江
曹娥江,是钱塘江的最大支流,更是上虞的“母亲河”“生命线”。上虞同杭州,就如曹娥江之于钱塘江那样密不可分。
上虞区地处绍兴市东部,从地理区位来看,上虞紧靠杭州湾,位于杭甬一体化轴线上。近年来,浙江省委、省*府对大都市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部署,绍兴市被包含在杭州都市区内,上虞作为绍兴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上虞是古老的县、年轻的区,距今已有多年的建县历史。境内山清水秀,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29位;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位列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0位;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浙江省平安县市区创建十连冠。
在上虞区两会上,区*府再一次将“融杭”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点部分,写入新一年的《*府工作报告》——“实施融杭联甬接沪行动计划,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如今,杭州湾南岸的这个年轻的区古老的县,在“融杭”的春风中,蓄势待发。
上虞e游小镇(本版图片由上虞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提供)
高起点建设掀起融杭新篇章
走在忙碌的绍兴东站,有不少手持绍兴东至杭州东车票的乘客。家住上虞区的华小姐每周一从这里坐车到杭州上班。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也是她选择留在杭州工作的原因之一。上虞和杭州的距离正随着杭绍台高铁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缩小。
杭绍台铁路是我省重大铁路建设项目之一,对于更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全省一小时交通圈,推动沿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杭绍台铁路起自杭州枢纽杭州东站,利用既有杭甬客专至绍兴北站,而后接新线引出,沿杭甬客专北面延伸至道墟附近,然后折向东经上虞东关,沿线路全长约公里,其中新建路线全长约公里,绍兴段公里,台州段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亿元。
据杭绍台铁路上虞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东关站建筑面积批复为1万平方米,比目前上虞境内的高铁站绍兴东站(约平方米)面积更大,同时因轨面较高、环境开阔,建成后将比绍兴东站更加雄伟,有望成为上虞西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高铁和动车,使上虞和杭州紧密相连的,还有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它横穿上虞,也是目前杭州、宁波间唯一的高速公路,其繁忙景象可见一斑,站在上虞的高铁站,抬头便可望见。
去年,全国首条智慧高速路、大湾区重点项目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工程可行性通过交通部咨询评估,项目获省发改委项建书批复,其中长约14.3公里的上虞段通过展望大道(新东线)上设高架实现。目前正同步开展规划选址、风评、土地预审等专项前期及相关报批,全线有望于年建成。
“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让杭州、绍兴、宁波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好发挥交通走廊集聚效应,做深产城融合文章,对于上虞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杭绍甬高速公路崧厦连接线,是对上虞有深远影响的高速连接线,衔接凤鸣路与国家级杭州湾经开区,拉近城区和园区直通大都市圈的快速通道,并将有效补齐上虞南北向通道不足的短板,较好解决城市治堵问题。
位于杭州西湖区的亚厦股份总部大楼(本版图片由上虞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提供)
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之区
去年,也是在这样的春日,上虞区在杭州举行“上虞人才新*”发布会暨杭州专场人才招聘会,全面打响上虞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厚爱人才的品牌。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年补助2万元,给予最长为期5年的生活津贴。”发布会现场,上虞的人才新*引发了在场媒体的强烈兴趣,强有力的人才*策吸引媒体主动了解更多。4月出台的《上虞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是浙江省县区市中力度较大、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策。
此外,滨江“上虞号”自年11月1日物业交付以来,在各成员单元特别是上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推进下,于年5月硬装完成,企业陆续入驻。年11月滨江“上虞号”软装完成,全面进入运营阶段。
截至年3月,滨江“上虞号”入驻企业51家,其中联合办公众创空间工位企业25家,租赁办公场地平方米,独立办公场所的企业25家,租赁办公场地平方米,剩余可出租面积约为平方米。企业在职员工总数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8人,硕士19人,本科人。按照产业分,入驻企业47家为服务业企业,3家为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占了入驻企业总数的94%,其中游戏企业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7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2家。
筑巢方能引凤来。去年,浙江大学医院与绍兴市上虞区人民*府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医院绍兴院区项目。
人才作用日益凸显,这也给上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数据显示,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增长7.4%;财*总收入.2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5亿元,分别增长15.9%和17.9%,位列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0位和科技创新百强区第19位。
在这些亮丽的数据背后,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上虞发展的“主阵地”“排头兵”,一直以来,这两大平台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区七成左右,特别是原先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曾经的海涂地,牢牢把住了上虞版图最北端以及杭州湾南岸,如今不仅是上虞最大的发展平台,还是全区接轨大湾区的桥头堡,经济总量接近全区的“半壁江山”。据统计,“两区”经济总量达到亿元,规上产值亿元,工业税收54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60%、70%、80%。
1月17日,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正式整合。在全国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位。规划面积达平方公里,是绍兴市第一大平台。
在近3个月时间内,原杭州湾经开区新材料、现代医药和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2+2”主导产业,以及原上虞开发区机电装备、轻工纺织、绿色照明、汽车配件四大主导产业正迅速得到整合优化。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经开区目前正加速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坚持盯大引强、头部引领,力争引进产业项目30个,计划合同引资超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确保10个争取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争取2个,并在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和世界强企业上取得新突破。现在已有国邦制药、龙盛中央研究院、卧龙中央研究院等项目签约。
实体经济一直是上虞经济发展的支柱与主体。但近年来,上虞的数字经济从无到有,同样发展迅速。火热的创业热情正在杭州演绎着一个个传奇。年举行的上虞e游小镇杭州推介大会上,一批年轻的互联网创客纷纷走上红毯签约,他们从西子湖畔走向曹娥江畔,在上虞再造游戏产业传奇。上虞e游小镇自年1月列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聚焦数字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动漫、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数字经济产业。截至目前,小镇已引进数字经济企业近家,其中包括盛趣游戏(前身为上海盛大游戏)、中手游等一批“头部”企业,南湾科技、宇石网络等业内拔尖的优质“腰部”企业,以及大批极具潜力的创新创业团队。截至当前,累计实现有效投资超过50亿元,年实现税收3.9亿元,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数字游戏产业链和充满活力的数字创意生态圈,在年浙江省特色小镇年度考核中位列优秀,在百余个特色小镇中排名第13位。
上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虞将以“新赋能、新品质”为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借势借力,全面开放融合,打造成为杭州湾南翼高端智造基地、长三角后花园。
上虞樱桃红了(本版图片由上虞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提供)
高品质生活诗画曹娥江
“上虞曹娥江,流到西湖边”。在西湖游览车的车身上,看到曹娥江的这句词不禁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传达。近日,在西湖游览车的车身上,你能看到上虞曹娥江的喷绘,这也是上虞融杭的脚步在进一步加速。
4月20日,“天籁浙江”系列朗诵活动启动仪式暨诗话曹娥江·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主题晚会在上虞信义广场隆重举行。地处浙东唐诗之路干线与支线节点上的上虞,历史悠久,是历代文人骚客的向往和亲历之地,有着“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的美誉。据了解,近年来,上虞围绕“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品牌打造,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文旅融合,开启“新山居赋”计划,奋力开创“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新局面,践行诗画浙江的上虞版本,力求让“唐诗之路”重焕生机。
一部运河演变史,半部绍兴发展史。浙东运河自东西横穿上虞境内,以浙东运河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京杭大运河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仅是国家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更是中国内陆交通连接海外贸易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开放大通道,这从外部环境上造就了上虞从唐至明后期近千年间是一个得地利优势的开放区域。在漫长的历史中,上虞从来不缺底蕴丰厚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曹娥江“一江两岸”建设的迅捷推进,上虞区委宣传部牵头打造曹娥江文化客厅名片,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设了娥江书场、围棋与越剧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近10处文化场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服务。与此相呼应的是,以曹娥江为品牌的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曹娥江国际半程马拉松、曹娥江国际龙舟大奖赛、曹娥江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等重大赛事陆续举办、精彩纷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