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图奇幻笔记此二字无比尊贵,地图恰配
TUhjnbcbe - 2023/3/24 20:39:00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原创专栏|《地图奇幻笔记》之一

特约撰稿|前卫

配图为《大明十三省图》

人们总说一字值千金,惜字如金。

好事者就要问了,中国汉字那么多,那个字这么值钱呢?

说起来,有这么两个字,岂止一字千金,简直是千金万金都难买。

哪两个字呢?就是“江山”二字。

关于“江山”二字,耳熟能详的俗语、成语、常用语数不胜数。

咱掰开手指头,随口就能来。譬如“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江山如画”、“指点江山”、“千古江山”、“割据江山”、“定江山、安社稷”等等等等。

“江”是江流,“山”是山岳,“江山”二字不就是江流和山岳吗?从这两个字的本意来看,非常简单醒目。但不知列位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俗语也好,成语也罢,说到“江山”二字,往往不是指字面本身的意思。而是代表国家的版图疆域,或是*权组织。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用“江山”成为国家版图象征?以“江山”为*权代称从何而始?

这话说起来就远了去了。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有两个文化特性或者说是民族特质始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其一是汉字衍变不离其宗,先祖文明一脉相承。

其二是以一统天下为荣,分裂割据为耻的民族情感始终如一。

正是因为字的记录和传世,让我们知道老祖宗打开创文明伊始,就懂得了敬天法祖,敬畏自然。

早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天子就被奉为天下共主,担负起开疆拓土的责任,承担着民族融合的使命,牵系着黎民苍生的福祉。

天子的工作怎么样,当然也要有年终工作总结,交由他的上级去评判裁定,看看是否达标合格。

中华大地自古就没有宗教神权驾驭世俗*权的传统,天子神人一体,已然至高无上,自然也就没什么最高宗教领袖或是教主一类的人物有资格是他的上级了。

那么,天子的上级又是谁?

上级可以是人,也可以不是人。

天子是最尊贵的人,他的上级当然不是人,

如此一来,天、地、山、河以及先祖就成了他的上级。

这些“上级”口不能言,手不能书,该如何向他们汇报工作呢?

公天下时代,天子之所以被拥护成为天子,往往因为他足够聪明。既然无法用语言和文字交流,那么就换一种交流的方式。

这种天子出于向“上级”汇报需要的交流方式就叫做“祭祀”。

既然天子是天命王权的人间主宰者,除了供奉先祖的太庙需要祭祀,天生地成的山岳江河也理所应当是天地的代表需要祭祀,接受天子的工作汇报。

于是,对待山岳江河的祭祀就兴盛起来,《尚书》等古籍中大量记载了尧舜禹等远古天子祭祀山岳江河的记载。到了始皇帝嬴*一统华夏大地之后,更是将这种祭祀形成内容丰富、礼制繁琐的封禅文化,以此向天地汇报工作,报告创建*权的合法性,展示疆域版图的一统,从而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

就这样不经意间,“江山”也便逐渐向着版图疆域和王朝*权的含义靠近。

到了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叫做贺邵的人,当时的吴王孙皓凶狠残暴,骄横自负,国家*事日益衰敝。他就谏言吴王说先王“割据江山,拓士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这段话记录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江山”两字明确成为疆土*权的代称。

到了后来,“江山”二字几乎脱离了江流和山岳的本意,专指疆域版图和历代*权。

唐代大诗人杜甫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孟浩然诗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苏轼称“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又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代吕蒙正《破窑赋》: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岳飞登*鹤楼而感叹“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到了民间,完成国家统一,建立*权谓之为“打江山”;巩固*权,捍卫疆土称之为“坐江山”。

更有“江山如画”“锦绣江山”“江山如此多娇”等抒发对祖国、对民族、对疆域情感的衍生语句层出不穷。

如此一来,“江山”就是版图,“江山”就是*权,“江山”就是民族尊严,“江山”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们。

算一算,“江山”二字饱含着民众的深情,浸润着国人的血脉,流淌着先辈的血泪,传承着祖先的荣光,这两个字有多贵?岂是千金万金可相提并论!

而地图作为国家疆域的载体,合法*权的象征,民族尊严的体现,所展示和体现的岂不就是至高无上、誓死捍卫、不容侵犯的“江山”吗?

因此,地图原本就是江山的载体,江山也需要地图来清晰无比、义正言辞地告诫一切侵略者、觊觎者、破坏者、蚕食者:

图上一线一点,皆为祖宗功业;

画上是江是河,都是中华疆域。

寸土寸血,江山如此多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图奇幻笔记此二字无比尊贵,地图恰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