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司法局围绕制度保障、融入打造、效能提升,精心耕耘市、乡、村三级普法项目,打造了一批具有江山辨识度的普法依法治理标志性成果,有力助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提档升级。
一、强化制度保障,变“要我建”为“我要建”。让普法项目“落地生根”。一是全面施行普法项目责任制。制定项目化普法责任清单,明确59个部门单位项目化普法任务。编制市级重点普法项目个、乡镇(部门)级普法项目0个、村(社区)级普法项目个,并逐年推进项目实施。二是探索建立动态跟踪管理机制。每月,由挂联干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每季,组织重点普法责任单位实地参观学习优秀普法项目,书面通报普法项目阶段性推进情况。每年,举办项目化普法成果展示大赛,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参与评比打分。三是健全完善科学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重点项目“以奖代补”考核办法,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委*府综合考核,并逐年提高分值比重。每年开展市领导带队、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检查考评。
二、做好融合文章,变“单方投”为“多元投”。让普法项目“枝繁叶茂”。一是融入全市重点中心工作。将普法项目融入基层*建工程、全域旅游创建等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打造了一批“*建+法治”乡村振兴示范点,建成了“清廉清漾”“浔里循法”“法治和睦”等景区法治阵地项目20余个。二是融入部门单位职能职责。结合经济开发区园区公园建设,建成衢州地区首个宪法主题文化公园;结合税务局税法宣传,建成“税收+法治”双普教育基地;结合《明当明曰》等媒体品牌栏目,设立江山方言普法专栏等。三是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打造南孔法律书屋、“润园”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居民身边的学法平台,实现普法基地村社全覆盖;常态化开展“你学法、我送券”、青骑小哥“送法+送餐”等活动,建成覆盖城乡中小学的青少年校园法治角,打造南方集团职工学法苑等企业职工学法基地。
三、立足质效提升,变“小项目”为“大平台”。让普法项目“四季常青”。一是以活动开展为项目添活力。利用阵地类普法项目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