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袁世凯的定位基本是「误国权臣」「窃国大盗」这样的反面人物形象。
但要评价一个人,必须要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方面去考量。
袁世凯最大的失误就是想当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他成了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但却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否定他的一些功绩。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府的反应非常迅速,立即下令北洋新*携天威去湖北镇压叛乱,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支袁世凯一手调教组建的新*,只认袁世凯,除了他的命令谁的都不听。
那袁世凯怎么不亲自指挥呢?
他被开除了。
年11月14日和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那个老婆娘相继驾崩,在「百日大孝」期间摄*王载沣,就是溥仪的亲爹,以“足疾”为由,命袁世凯开缺回籍。
面对强行让自己患“足疾”的载沣,袁世凯也没闹腾,回老家赋闲垂钓去了。
这就有了武昌起义时北洋新*消极怠工的事情发生。
眼看着革命*声势不断壮大,担心其他省份有样学样跟着独立,载沣不得不捏着鼻子去请自己开除的袁世凯。
袁世凯上折子说,让我出山也行,但是得答应我八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授予袁某独立指挥权,朝廷不能遥控指挥,不然不干。
对了,还要给钱,没钱也不干。
载沣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最终袁世凯成功复出,手握清廷的**大权,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成了清廷的实际话事人。
果然,随着袁世凯的出马,北洋*很快拿下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只差武昌了。
清*府一众封建余孽都觉得袁世凯迟早拿下武昌,保住大清江山。
谁知道,袁世凯不打了,他要去和革命*谈判。
为啥武力值轻松碾压革命*的北洋*停下了步伐?
养寇自保。
老袁心里明明白白的,剿灭革命*之日,就是自己回家钓鱼之时。
载沣本来就看自己不顺眼,平叛成功后肯定得给小鞋穿。
因此袁世凯决定既不能将革命*赶尽杀绝,又不能让他们尾大不掉,那就打残了留口气。
这样一来,既能靠革命*唬住载沣等人保护自己,又能让革命*威胁不到自己的大计。
老袁有什么大计?
他想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这是袁世凯的梦想,早在光绪三十年(年)立宪运动高涨的时候,老袁就以倡导者的身份成为君宪主张的领袖。
只不过有些操之过急,引起了慈禧老婆娘的怀疑,收缴了他的*权,一部分袁系人马被逐出权力核心。
有人会说,老袁当年都出卖戊戌六君子咋还想着君主立宪?
这并不矛盾,袁世凯同意康有为等人的主张,但不认同他们的激进之举,而当时他得知慈禧会重新上台后,担心维新派失败后牵连自己,于是向荣禄高密。
正因为这次告密,老袁获得了慈禧的信任,地位扶摇直上,但君主立宪仍是他的理想。
不过他还是急了,最终引起慈禧疑忌被削权。
现在好了,自己是清廷的枪杆实控人,谁也管不了自己。
能用嘴解决的,动什么手啊?
于是北洋*停战武昌城下,袁世凯同革命*谈判。
这就是第一次南北和谈。
这次和谈双方你来我往,达成了一个决议,谈崩了一个决议。
达成的就是万事皆可谈,不打了。
谈崩的就是共和后,要不要有皇帝。
革命*的意见十分明确,清帝退位,建立没有皇帝的共和。
老袁也同意共和,但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虚君共和),英国和日本都是皇帝,咱们咋不能有。
总结一下第一次南北和谈,双方都同意建立一个共和国家,最大的分歧就在要不要皇帝。
下面重点来了,关系着袁世凯到底是不是「窃国大盗」的问题。
此时所有的派别都选择了支持袁世凯来干总统,包括革命*。
是不是有点懵?
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革命*领导人物黎元洪代表武昌方面说,老袁搞什么君主立宪啊,你把清帝赶下去,我们都推举你做大总统。
至于其他省份的封疆大吏和立宪派代表,本就是老袁一条船上的,自然也支持他干总统。
总之,共和后让袁世凯做老大,是众望所归。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想的?
首先,对于革命*而言,别看武昌起义成功了,也有很多省独立了,但这些人里很大部分都是投机分子。
比如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从大清官员变成了革命者;
比如山西新*标统阎锡山,革了山西巡抚的命,自己成了山西话事人,自称革命者。
至于革命*拿下的省份,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所有人都不关心共和后谁当大总统,只关心自己能否在自己的地盘说了算。
至于那些有钱有生意的立宪派,谁愿意打仗啊,和气生财最重要。
那么为什么是袁世凯呢?
一是袁世凯不是守旧派,从戊戌变法时就支持维新派;
二是袁世凯手握*权,这是最关键的,最大的枪杆子在袁世凯手里,只有他能镇住场子。
可能连袁世凯都没想到,自己成了各方势力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按理说做大总统,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人多香啊,老袁犹豫啥呢?
第一点是因为他心不够黑,脸皮不够厚,既想当又想立。
祖上几代深受皇恩,让袁世凯想保留清帝的位置,成就自己的名声。
第二点才是最关键的,保留一个皇帝位置达成虚君共和,既可以满足满清遗老的幻想,又可以极大的减少权力交替的阻力——由袁世凯全权组建临时共和*府的权力。
因此对袁世凯来说,采用君主立宪制,既能保住清帝的位置,又能让自己顺利成为掌握实权的大总统,才是最好的结果。
正是因为要不要保留皇帝,南北会谈僵住了。
可让袁世凯没想到的是,南非革命*有了变化。
「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同盟会扛把子」——孙文同志带着他的革命理想回来了。
武昌起义10月10日爆发,得到消息的孙文同志12月25日回国。
如同列宁一样,本来还在瑞士喝着咖啡,一看报纸沙皇退位了,于是火速回国领导革命。
只能说孙文同志回来的正是时候,南北会谈一直僵着,南方革命*等着袁世凯放弃君主立宪,安心当共和后的大总统,可老袁迟迟不给个说法。
于是他们决定生米煮成熟饭,选择在南京成立民国临时*府,逼着袁世凯承认民主共和。
可选谁当老大时,又卡主了,内讧爆发。
其中武昌起义扛把子黎元洪和同盟会老二*兴的争夺最为激烈。
起初大家推选*兴为大元帅,可黎元洪不同意,于是墙头草们见风使舵,又推举黎元洪当大元帅,*兴为副帅,这下轮到*兴不同意了。
双方争执不下时,解决问题的人回来了。
谁?
孙中山。
大家一看,既然谁都不服谁,那就让孙先生干吧。
毕竟是同盟会扛把子,论资历和威望在座的都是渣渣。
其实12月23日*兴就知道了孙中山马上抵达上海,见大元帅之位争执不下就拒绝了前往南京组建临时*府。
他曾解释过:「孙先生是同盟会总理,现已在归国途中,我若不等他抢先一步到南京就职,会使他感到不快,并使*内同志发生猜疑。」
只是有个疑问,如果黎元洪同意*兴当大元帅,*兴会不会去赴职?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于是,回国九天后,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懵逼了。
在北京没等到南方革命*同意君主立宪的信,却等来了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的消息。
你妹啊,谈判了这么久都是在忽悠我?
嘴上说着让我当大总统,却偷摸成立临时*府,还让孙文当大总统。
这不是耍我是什么?这不是背信弃义?
老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停止谈判,先给南方革命*戴个背信弃义的帽子,接着准备用拳头给他讲讲道理。
可没等袁世凯动手,南京临时*府扛不住了。
为什么?
缺钱,非一般的缺钱。
比较官方的说法是,迫于帝国主义、国内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和革命*本身的涣散无力,孙先生被迫辞去职务。
但说到底就是缺钱。
据胡汉民会议,当安徽特使来要*费时,孙总统大手一挥批了二十万,让他拿着条去领钱,结果金库里只有十块大洋。
胡汉民说不嫌少拿着吧,安徽特使说路费都不够。
为什么南京临时*府这么穷?
我们都知道,*府收入来源于税收,当年税收的大头是关税、盐税和地方税。
关税和盐税想都不用想,清*府签的几个不平等条约里的巨额赔款,都是用关税和盐税抵押支付,根本到不了临时*府手里。
至于地方税收,那就更别想了。
官方说法里的革命*本身涣散无力说的就是这,虽然名义上很多省份都是革命*掌权,但实际上是各自为*。
比如阎锡山,身为同盟会会员,又是山西扛把子,他才不服南京临时*府,想让他缴税更别想。
有钱能使*推磨,没钱能使磨推*。
没有钱的南京临时*府,没*费,没工资,没福利,自然是玩不转的,再这样下去早晚乱套。
到了这个地步,不同声音就出来了。
除了孙先生,大家意见出奇一致:让袁世凯当大总统。
同盟会老二*兴这么说,就连孙文最信任的铁杆粉丝胡汉民和汪精卫也这么说。
孙中山当然不愿意,但他并不是恋权而是不信任袁世凯,只是担心革命果实被破坏。
可形势逼人,无奈之下提出只要袁世凯推翻帝制,实现共和,大总统之位让你又如何。
身在北京的袁世凯也明白,权力和脸皮之间,要什么脸啊,直接让溥仪退位。
至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正式画上句号。
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接任临时大总统。
退位的孙中山也新编了《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这就引发了后续的二次革命、复辟称帝、护国战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事件。
如果临时*府不缺钱,革命*内部也铁板一块,孙中山绝不会退位,但是手握*权的袁世凯必定会给南方革命*一记铁拳。
那时候你说他是抢的,袁世凯也不认,因为你们本来就承诺的让我做。
总之,袁世凯精明了一辈子,如果不是年老之后利令智昏,开历史倒车,复辟称帝,那他妥妥的就是制造共和的功臣之一。
历史给他的评价肯定是积极向上的。
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对于袁世凯的评价也不再是“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而是肯定了近代化过程中他在中国*治、*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比如是袁世凯缔造了中国进代化*队,废除了科举考试发展新式教育,还建立了近代警察制度,主张禁*禁*,在掌握清廷**大权时坚持君主立宪。
这些都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至于废除限制他权力的临时约法,建立一个强权中央*府,我们从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在那个动乱年代,这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此,袁世凯是不是窃取了革命果实,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文章我们就来说一下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是他的主观意愿,还是有现实基础。
南非之光曼德拉,是全世界的伟人,还是自己国家的罪人?
为什么印度人总觉得印度比中国强?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
列宁当年组的15人班子,除了4人提前去世,剩下的全被斯大林灭掉
列宁是怎样在民意上逆风翻盘的?
波兰:为什么挨揍的总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