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司马懿能够夺取曹魏江山,只因曹丕这个决定
TUhjnbcbe - 2024/2/22 16:40:00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创授权)

公元年,曹魏内部发生了一桩震动朝野的*变,在大将*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去祭祀高平陵之际。长期在家装病的太傅司马懿乘机发动*变,一举控制了洛阳城,并假借太后的名义下旨捉拿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乃至三国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大事件,它是曹魏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自此以后,曹魏*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直到最后被司马炎篡夺。

对于高平陵*变,按照主流看法,无非是司马懿太过狡诈,曹爽又实在太无能,被夺权是早晚的事。

其实如果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曹爽个人综合能力不如司马懿固然是个主因,但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比如曹魏代汉以后,着力打击宗室,使得宗室力量被全面压制,估计曹魏鉴于汉朝时七国之乱,打压宗室作为一项长期*策,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比如曹植就是个典型例子,拥有大才,却一直是作为重点防范对象,直到最后抑郁而终。

打压宗室力量,虽说避免了宗室有人对最高权力的觊觎,像汉初的七国之乱、晋初八王之乱、明初靖难之役这样直接犯上作乱,对中央构成威胁事件在曹魏没有出现过。

但是,自古以来如何处理好宗室力量从来都是个大难题,如果过于助长宗室的势力,就会出现地方对抗中央,宗室威胁皇权现象。但是,如果过于打压宗室,导致宗族萎靡不振,一旦出现权臣干*,皇帝将陷入孤立无援,任由宰割的局面。比如汉末,曹操总览大权,但汉室内部无可奈何,唯有束手待毙,最终唯有眼睁睁被曹氏取代。

曹操崛起后,鉴于东汉中后期以来,世家大族坐大局面,一方面打压以袁绍为首的河北士族力量,处死孔融,逼死荀彧,同时,大力扶持寒族势力,曹操彻底改变了以前世家大族相互推荐自己子弟,把持朝*的局面,采取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用人方式,利用十年多时间,世家大族的力量得到了基本抑止。

除了扩大*治基本盘以外,曹操还有一支重要利器,那就是青州兵。当年,曹操镇压*巾起义之时,收编了数十万降卒,包括家属近百万之众,称之为青州兵。曹操实行屯垦制度,耕战一体,战时为兵,战罢为民,青州*为曹操赖以依靠的重要力量,也为他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青州兵兴衰皆系于曹操一身,始终没有成功融入国家力量,他们自成体系,靠家族血缘维系,曹操一去世,他们觉得本来就是投靠曹操,现在曹操去世,自然失去了效忠对象,便自行散去,新即位的曹丕根本无法约束。

为了防止青州兵再度兴风作浪,在贾逵建议下,朝廷提供粮食和回家金钱,让他们重新回家务农。

曹丕即位后,为了统治需要,开始一改曹操做法,进行拨乱反正,大力扶持士族力量,比如司马懿就是来自著名的河内司马氏。此时,跟随曹操的一批早起将领都不断凋零,而司马懿通过对辽东公孙渊、蜀汉等外战争,不断在*中培养了自己力量。

此长彼消之间,双方的力量悄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加上曹丕、曹睿父子皆短命而死,唯一能制衡司马懿的宗室将领曹真也早死,至此,曹魏朝堂上已无人压制得住司马懿。

至后来,无论资历人望还是个人能力远无法与司马懿同日而语的曹爽,被司马懿取代是早晚的事。退一步,假如曹爽不是那般草包,也无法阻止司马懿取代曹魏,因为大势所趋,已经无法改变。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懿能够夺取曹魏江山,只因曹丕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