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只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桃红柳绿。
春天的晚霞也别有一番风味,朦胧之中,转瞬即逝,它不像早晨的光线那么柔和,也不像正午的阳光那么强烈。
所谓“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雨后的新竹,格外惹人怜爱,那一刻动人的晚山斜阳,更令人怦然心动。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谢脁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傍晚,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登上了三山,回头眺望京城。
夕阳西下,看到色彩明丽的屋脊,京城内的房子高低不齐。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色的锦缎,远处平静的澄清江水如同一条白练。
春天的小洲,听到喧闹的鸟叫声,各种花朵开满了郊野。
不久后,我将要远离京城,去到他乡,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家乡,想到此,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流下了眼泪。
凡是有情之人,望着故乡怎能不悲痛呢?,谁能够不为此而白了头发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
其中“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李白诗中有一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只要念起谢朓“澄江静如练”这个句子,心中就会想起那一抹留下的永恒晚霞,想起诗中文字的清新、蓬勃。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朝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夜晚的金陵,寂静凉风徐徐,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处的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仿佛轻轻摇荡;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
在月亮下面久久沉吟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
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
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
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
“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谢朓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而李白的“澄江净如练”就换一字,意境更加不同凡响。
但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
北宋王安石也写了一首《桂枝香金陵花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晚秋时,天高气爽,登高望远,千里澄清的江水像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这里曾经出现的刀光剑影、纸醉金迷,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古来多少人在此登高,以往的兴衰荣辱,眼前的寒烟衰草,至今商女,还在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是一位厉行革新的*治家,虽作词不多,但这首词,怀古伤今,感慨深沉。
写景大气高远,“千里澄江似练”,也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澄江静如练”一句。苏东坡曾说:“江山如画”,而王安石的眼里,面对真正的美景、美人,却束手无策,一句“画图难足”颇有新意。同时并以此句收束上片,足见他对金陵景色的赞叹之情。
今天,生活在都市也会让人惆怅,我们离山很远,离水也很远,去游山玩水只是一种休闲度假,是一种奢侈的享乐。
但是,斜阳、清风、明月、山林,这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无价的,曾经与我们朝夕相伴,不离不弃。
然而自古以来,在斜阳坠入水中,斜阳披在山上的那一刻,有多少人用诗句刻画过它们啊?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回到那种自然的氛围下?看见斜阳的时候,从容的跟着它,写下白居易这样的句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