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华帝国最后的王朝,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尸横遍野到处是英雄,各路豪杰争霸天下,这是发生在围棋棋盘上的故事,但是却不只是黑白棋子的故事。更是一个江湖。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古典文化进入烂熟的阶段。当时文化到达了一种顶峰,也是中国围棋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围棋高手辈出,群雄纷争。
明朝统治者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他自己本身就喜欢下棋。南京至今还有朱元璋和徐达下棋的胜棋楼。但是在历史上徐达却是以禁棋出名的,他还曾下令在金*官*人中下棋的段首有建造了逍遥楼,专门囚禁下围棋的老百姓。可是他们的皇帝朱元璋却是一个棋瘾。朱元璋曾经赐自己的大臣刘基一个金瓜,遇到急事可随时进宫。刘基经常半夜进宫,与刘朱元璋下棋对弈。并且明朝还有不少皇帝曾禁止下围棋。但是明代的发展繁荣为围棋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的基础。虽然刚开始还保留了棋待诏,但是统治者对此并不重视,所以围棋棋待诏的制度已经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大的消弱了,但是官宦阶层大力参与围棋活动,宴请棋手,推动了围棋的热潮。城市的市民,对娱乐的需求更为棋类提供了市场,使围棋棋手没有在皇室供养的情况下,也能凭着一技之长自谋生路。例如嘉靖年间至万历年间,围棋形成了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三大流派相互鼎驰的局面。这三派鼎驰名手辈出,他们纵横棋坛数十年,促进了明代中叶江苏,北京,浙江,安徽一带的围棋活动的兴盛繁荣,并对整个晚明时期的围棋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清两代涌现出的一批无愧于时代的棋手,直到康熙乾隆年间以*龙士、范西屏、施襄夏为代表中中国古代的围棋推向了巅峰。
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棋手应当是过百龄。过百龄出生于无锡的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1岁过百龄看别人下棋,很快就明白了虚实先后进退退守的道理,以后他与人下棋就经常取胜。后来过百龄的棋力提高。他决定出去闯一闯。于是他来到了京城。遇到了骄狂一时的著名棋手林福清。林福清见过百龄仅仅是一个少年,所以比较轻视他。后来两人下了一局,结果林福清输了又下了两盘,林福清还是输了。从此过百龄独霸棋坛的时代开始了。清初的围棋在过百龄的带领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后的棋手争相向这位高手挑战。形成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局面。
清朝一个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清统治者一方面继承了明代的绝对君主,另一方面又实施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实行了文化的高压*策。文字狱大多为镇压汉人的民族意识而起。而由于我们围棋不带*治和民族色彩,能为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所接受,反而获得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在清代围棋在士大夫阶层和民间广为普及。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康熙,乾隆,雍正,电视里经常有下棋的场面。
清朝有一棋手也是围棋上历史唯一一个被称为棋圣的棋手,*龙士他的棋风犀利,计算缜密,而且控制全局能力非常好。曾被日本誉为中盘有13段的。围棋最高不过九段,足以证明他的中盘作战能力有多强。*龙士还著《弈括》《*龙士全图》二书。他在《*龙士全图》中的《自序》中对布局、防攻、形势判断战略战术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是他棋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仅如此,*龙士还曾和自己的徒弟著名围棋棋手徐星友下过棋,*龙士曾让徐星友三子下了十局,这时局十分精彩。教师殚精竭虑,学生静思斗奇,被人称为血泪篇。
清康熙末年至嘉庆初年。当时的围棋主要以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为代表,成为围棋四大家。这四个人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古代棋艺的最高。由此而形成了棋坛空前盛世的局面。其中这四大家中呢,又以范西屏和施襄夏水平最高。围棋中的范师两人被誉为和诗中的李杜同等地位。范西屏和施襄夏两人同属一门老师俞长侯名下。范西屏在12岁的时候已经与他的老师俞长侯齐名。后成名的施襄夏在成名之后,曾著有《弈理指归》。曾经在那儿对弈了13局,留下11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当湖十局。范西屏和施襄夏高超的棋艺使他们不到40岁便有棋圣之说。大家对他们的赞扬如:君今海内退棋圣、还有: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还有人说范诗驰誉在雍乾,如日中天月正圆,棋圣古今推第一,后无来者亦无前、还有人拿他们与孔子周公比较,昔阎百诗以*龙士为十四圣人之一,和*南雷,顾亭林诸大儒并称。若范,施二先生于弈,犹人伦之有周,孔乎!可见他们当时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呀!
从嘉庆道光年间直到鸦片战争前后,人们一般称之为晚清,而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在历史上则被称为近代。自乾隆后期一施襄夏,范西屏为代表的圣卿国手去世之后,中国古代的围棋就由盛而衰。这个时候虽然还有一些棋手活动于棋坛,但是水平已经成为下降趋势。人们一般把活动*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18位著名棋手称为18国手。在18国手之后,道光到光绪年间。棋坛出现了一对双峰并持的国手周小松和陈子仙,他们并称为晚清两大国手。据说呀,曾国藩曾经和周小松下过棋中,周让过曾九颗棋子,而且把曾的棋子裂分为的九块,曾因此大怒不赠一文。但是即使如此,周小松和陈子仙的棋力跟范施两人相比差的太远。曾经有人说过:棋法自范西屏而精,亦自范西屏而坏。
在清末宣统年间,我国棋手已经开始废除座子制的探索性对局。什么是座子呢?座子就是黑白双方先在角上星位放两颗对子棋子。然后白棋先下,随着座子制的废除和一些其他棋规如还棋头之类的也相应的被废止,标志着咱们中国现代围棋的诞生。
纵观明清围棋在走到巅峰之后却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下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反观一下与我国相邻的日本,同样也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但是日本的围棋却在变革之中积极地寻找出路。后来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其中的原因还是由于中国的围棋一直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固定的比赛制度等等。因此在社会出现动荡的时候,围棋变得不堪一击。
庆幸现在我们的围棋已经发展的很好。我是围棋启蒙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