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今天再聊秦始皇还
TUhjnbcbe - 2024/3/14 16:31:00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网上,有很多的评论都在盛赞秦始皇,很多网友表示自己千古一帝的铁杆粉丝,这个人虽然也有些小瑕疵,但是仍不愧为一个伟人。

要知道,秦始皇在多年的古中国历史中,一直是以暴君的形象存在,为何今天人们要为秦始皇翻案?

近些年,有很多文化人、网友开始为大量的历史人物翻案,岳飞、魏忠贤、秦桧、李鸿章、曹操……还有今天要说的秦始皇。

1.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暴君呢?

按照我国古代儒家的标准:秦始皇就是个暴君。

从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以来,秦始皇就被中国的儒家知识分子视为暴君。

古代的知识分子觉得他骄傲自大、为人残暴、穷奢极欲,这点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大量的记载,比如焚书坑儒、修阿房宫、建骊山陵等。

第一:秦始皇的骄傲自大

秦始皇灭了六国后的,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号为:始皇帝。

群臣皆曰: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您就叫泰皇吧。

秦始皇觉得还是不够贵,自己取名叫皇帝,皇为大,帝为主宰,合起来就是大主宰,秦始皇的取名和中国写玄幻小说的一样,怎么牛X怎么来,要斗破天、武乾坤、统治宇宙,《斗破苍穹》已经不够了、《武动乾坤》也不行,最后一定要做《大主宰》。

要知道,小说是意淫,要博眼球,要吸引网民,是给网友带来快感的,这么写没毛病,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么叫就有夸张了。

当然,名字狂不狂只是小事,后面秦始皇仍然按照玄幻小说来规划自己的王朝: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当然,狂无所谓,重点是狂到没朋友、没亲人。

第二:秦始皇的为人残暴

焚书坑儒、没事杀个人玩玩都是对外人的,秦始皇连自己亲妈都流放了,大儿子扶苏因为一言不合也是发配边疆。

要知道,在秦始皇的时代,中国是非常重视孝道的时期,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的,对自己老妈都能这么狠,对普通人更不用说了。

尉缭曾评价秦始皇:少恩而虎狼心,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掳也。

什么是掳?强盗到村里抢钱、抢人那时掳,秦始皇干的正是这种事情啊。

第三:秦始皇的穷奢极欲

秦始皇灭了六国之后,统治了10来年,干的事情就是为自己盖豪宅、盖墓地,每攻下一个国家,都要把这个国家的皇宫在自己的老家咸阳原样盖一座,把六国掳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都装进去。

关中豪宅盖了多个,盖外还有多个。

最后觉得还是不行啊,得建阿房宫、秦皇陵,又征调几十万人。

穷奢极欲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一座秦皇陵完整总面积是胡夫金字塔的好几倍,征调几十万人为自己修坟墓,实际上,秦始皇和埃及奴隶主胡夫很像。

我们来看看,胡夫这个埃及法老的评价,在百度百科中,可以看到,世界上最早的那啥之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是可憎的暴君,在后世的歌谣中也有,

强化了祖先的帝国,强化了精心打造的*治权力,这不是秦始皇吗?秦灭六国是秦国是好几代人努力下的结果。

这也是秦始皇的人生理想,不断去找长生不老药。

被尊为伟大的神!“千古一帝”啊!

国内的百度百科上,还有很多对胡夫的赞誉,在埃及,它通常被认为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胡夫还是个孝子。

难道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都搞错了?这两个大历史学家为什么这么憨?

我不知道百度百科是谁编写的,对于胡夫的赞誉在维基百科中都没有。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秦始皇就是个反人类的玩意儿。

作为秦始皇的子民,是没有任何自由的,从思想到肉体,要保持绝对的归属权,完全归属于秦始皇本人,属于秦始皇的个人私产,犹如干电池。

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啊。

秦始皇的统治犹如《黑客帝国》中电脑人对人类的统治,当然,实际上还不如电脑人对人类的待遇好,毕竟电脑人相当尊重人权。

电脑人为人类制造了一个个美梦,让人类沉迷其中,电脑人还时常调查人类的满意度,如果人类不满意,还能调整人类的梦境。

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

考古专家在秦皇陵发现了镀铬的宝剑,年不锈,要知道镀铬技术直到年,德国才有。

秦朝人为什么技术这么好?

因为,生活在秦朝,就是一场亡命选秀,秦国不养废物,每个人都要自己的一项技术,不可兼方,不验辄死,还不能学多余的才艺,只能学一样。

你说你会唱歌,好吧,就只能唱歌,唱不好,就是死。

而后来这批工匠,也被秦二世给弄死了。

2.

很多人要说了,秦始皇干了那么多好事,你咋不提呢?

第一:秦始皇的建长城,打匈奴

你们有没有想过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呢?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吗?当然是,因为老百姓是他的干电池啊,私人财产。

你要知道秦始皇的目的,以及他所建立的制度,什么筑长城、修驰道,这些,都是在维护他本人的统治而已,我好不容易掳来了六国的人和财产,我当然要维护了。

一个黑帮打下地盘,黑帮老大也就维护自己的地盘的。

秦始皇要求所有天下人,都跟自己想的一样,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所有语言、文字,甚至车同轨,连车的轮子都要同一个尺度。

如果说秦始皇是豪宅收集癖,更可怕的是对权利的贪,任何人都不能从他这里拿到一丝权利。

第二.秦始皇的郡县制和永生不死

人们所赞扬的郡县制就更扯淡了,郡县制是典型的一人独大,秦始皇打下江山后,所有权利拿到自己手里,不分权也不分地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儿子。

一人在上,万人在下。

秦始皇把所有权利都握在了自己手中,还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沉迷于找长生不老药,为几十万人自己造坟墓,希望在地下世界仍然为王为尊,“事死如事生”。

唐太宗年轻的时候读秦始皇、汉武帝的传记,就破口大骂,天下哪有不死之药,这两个人愚蠢到了极点,怎么能相信方士呢?

唐太宗骂得很好,但是唐太宗自己是怎么死的?还不是为了求长生、吃丹药吃死的。

比长生不老更可怕的秦始皇是到了50岁也没有立太子,也没有提前立遗诏。

要知道秦朝男人的平均寿命是49岁,秦始皇他爹才活了34岁,爷爷活了48岁。

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这也间接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因为秦始皇自始至终都没有认真培养过接班人,也没有想过什么接班人计划。

秦始皇13岁登基,横扫六国,聪明如秦始皇,如果想要让秦朝发展下去,传到后世子孙,怎么会出现临死才草草下诏,怎么会出现李斯和赵高谋篡?

他不是憨,是贪,我的皇位怎么能传给别人?连自己儿子都不行,群臣两次建议给孩子们一点封地吧,秦始皇始终不肯。

子孙皆为匹夫。儿子没有自己封地、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成熟的从*经验。

秦二世为什么这么衰?3年不到,家底败光,他老爸没教他怎么做人啊。

古语说: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今天的话叫凭运气赚来的钱,会凭实力亏光。

3.

上面关于秦始皇的信息,基本上来自《史记》,也因为来自《史记》,也让很多人产生了阴谋论和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嘛,不就是胜利的人写的嘛!

司马迁是汉朝人,汉灭秦而得天下,司马迁当然是在黑秦始皇了,司马迁很可能是汉朝皇帝的喉舌。

这种阴谋论到底成不成立呢?

我想说,关于秦始皇的信息,我还是更相信司马迁。

一是司马迁最接近真相,秦朝的事情发生在年左右,司马迁是最近接近那段历史的人,对于后来很多人的翻案文章我觉得十分可疑。

二是司马迁的治学态度,他是受过宫刑之人,看过司马迁《报任安书》的都知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已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他已经算不上一个男人了,但是他有古代士大夫的风骨,很多今天的人,阴谋论司马迁是汉武帝的喉舌,而故意黑秦始皇,这是明显不对的。

今天的人们会这么想,是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士大夫文人和史官,今天的媒体小编都是黑社会,有奶就是娘,被背后的势力和资本利用,你给我钱我随便黑谁。

只要给的钱够多,我可以黑任何人。

但古代的文人和士大夫,是有风骨的,崖山倒海而死,五胡乱华,江南多少读书人跳井自尽。

而史官更是士大夫中的风骨代表,他们追求的不是被在世的某个人认可,赚你点生活费和零花钱,司马迁被宫刑后,就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玩完了啊,连个男人都不是了,他写《史记》是为了追求中国士大夫的不朽,士大夫讲究立言、立行、立德:

藏之名山,流于后世。

另外,司马迁治学严谨,都有取证和走访考察,遇疑存疑,孤例不证,如果《史记》真的是黑一些人的历史杂谈民间野史,那就太把司马迁看扁了。

《左传》曾记载一个关于史官的故事,看后让人了解什么是史官的风骨:

春秋时,齐王看上了别人的老婆,于是就发生了奸情,后来被女人的丈夫崔杼发现了,崔杼就杀了齐王,另立新王,自封为丞相,权倾朝野,百官诚惶诚恐。

崔杼找到了当时的史官太史伯,说,你就说齐王死于疟疾吧。

结果太史伯照实写下了:崔杼弑其君。

崔杼大怒问:你不怕我的剑吗?

太史伯表示:史家的骨头从来都很硬。

崔杼说,你回去好好想怎么写,明天来见我。

第二天,太史伯还是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直接把太史伯给砍了。

当时史官都是世袭的,于是崔杼找到了太史伯的弟弟,说了前因后果,指着太史伯的尸体说你就写齐王是病死的,不然你也会像他一样。

太史伯的弟弟又写道:崔杼弑其君。

崔杼大怒,再次拔剑砍死这个史官。

接着,崔杼又把太史伯的三弟找来,指着两位哥哥的尸体,又把要求提了一遍,结果三弟还是写崔杼弑其君,又被崔杼砍死了。

最后,崔杼又找来了太史伯的四弟,最后问:

你想怎么写?与兄同写。他们死了!与兄同死。

崔杼很无语,你为什么不能听我的呢?按我说的写,可免你一死。

史官为史不惧死。秉笔直书是史官的职责,若因失职而活着,不如死去!

你兄弟四人,已去其三,你不想满门无后吧?

你能灭我一族,却杀戮不完史家,正义永远不会断绝。

崔杼最终无奈,只好放太史伯的四弟离开。

太史伯的四弟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史官南史赶来,原来南史担心太史伯一家被杀尽,无人记载崔杼弑君之事,自己冒死打算顶上。

4.

秦始皇千古一帝是谁说的?

明代思想家李贽。

李贽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他实际上是当时的一个功利主义的代表,以反儒家经典和理学为乐,李敖说他是性格巨星。

什么是“性格巨星”?与时代唱反调,以炒作出名。

他从王阳明的心学悟出了自己的童心学,强调真诚,鼓励人根据直觉,表达内在真实的自我。

所以这样一个思想家,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十分正常,完全是凭直觉下的结论。

为什么今天会有很多人支持他?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理解我们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今天是怎样一个时代?

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过三场巨变,一是仰韶到龙山,二是战国和秦朝时期,三是清末到今天。

中国社会经历了:史前中国、贵族时代、儒官时代、以及今天。

今天的中国人还是不是古中国人?从血缘、地缘上看是,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出现了断层。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来,中国人就不再研习国学了,今天所有中国人的教育,都是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化教育,这整套教育制度实际上是白人制定的,数理化、英文……

儒官时代的中国,接受的是儒家六艺、国学教育。

今天论语还学一点,但是也只是学一点。

所谓巨变,正是这种巨变,从文化教育和思维上变了。

在现在人的心中,儒学是迂腐和过时的东西,你看,清朝时候被老外打的多惨,人们失去了对儒学的信心,日本恨不能脱亚入欧,优化人种。

儒学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反人性,逆着性格做人,处处有规范,没事老让你反省自身,是否像个君子,今天有没有温良恭俭让?

对于儒学的反感心理,造成了一些人们对李贽这种言论的支持,因为李贽就是以大胆言论反儒家出名的。

当然,更多的是人性的问题,现在人和李贽一样,热衷于功利主义,渴望成功,喜欢成功,崇拜成功人士。

当明星在网上晒出豪宅和跑车时,人们的眼睛看得冒火,明星的粉丝也是蹭蹭的涨。

功利主义者,喜欢的释放自己的欲望,而秦始皇正是这样的人,相当成功,又极大的释放了自己的欲望。

豪宅都几百几百的建,牛掰啊。

人秦始皇可是皇帝的鼻祖,他发明了这个职业,你就说牛不牛。

至今,还有很多人崇拜皇帝,崇拜秦始皇,太爽了,天下女人随便玩,财产全是自己家的,想杀谁杀谁,豪宅建最大的,建几百座,墓地可以比紫禁城都大,想干啥干啥,这种崇拜心理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人性如此,毕竟,谁不想当皇帝呢?

释放欲望,不要压抑人性,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是李贽童心论的方向,真诚点,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凭直觉。

所以秦始皇到底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

说到底是一场儒学和功利主义的对抗,儒学此前年都是胜者,但是现在功利主义占了上风。

因为秦始皇太成功了嘛,他所做的那些好事也好,坏事也好,都一笔勾销了。

今天再聊秦始皇还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秦始皇,但是要小心成为干电池。

我们今天很多人不喜欢压抑人性的儒学,热衷于释放欲望的功利主义,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觉得儒学不能丢,温良恭俭让不能丢,虽然做人苦了点,有些反人性,但是总比反人类好太多。

翻案可以,但是良知不能丢。

毕竟,秦始皇只有一个,但干电池太多,如果下一个老秦出现,当干电池的概率太高了。

我可不想去和干电池们一起去给某人修坟墓。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今天再聊秦始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