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革命女英雄秋瑾牺牲前遭丈夫家暴,牺牲2年
TUhjnbcbe - 2024/4/25 18:41:00

中华上下五千年,曾经被“万国来朝参拜”的辉煌华夏,近代史却由一场饱含屈辱的战争所开启。闭关锁国多年的清政府已经犹如被蛀虫啃噬般内部腐烂坍塌,但仍不惜在普通民众面前作威作福,做最后一个统治者的美梦。

面对这样冷酷残忍的清政府,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的有识之士,开启了漫长却坚定地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革命之路。

在这样的处境下,光复会成立了。“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这样铿锵有力蕴含着绝大决心与热血的十二字从此便成为了光复会的宣言。

年,一场刺杀清朝大臣的行动开启,结局却是一名年轻女子的尸体被放在大街之上曝尸数日。数十上百个怀揣着同样革命热血的义士们,惋惜痛心地纪念着这一位年仅三十二岁便被奸人所害的女子,他们的心中无声却又不约而同地呐喊着女人的姓名:秋瑾!

从相夫教子的格局中觉醒

年11月,秋瑾出生在福建省内一个官宦人家里,他的父母皆是名门望族之后,由此她在未出阁之前,几乎未曾经受什么生活之苦,也因此获得了寻常女子所不能拥有的念书习字的教育。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善辩,使人深刻。此时的秋瑾虽还未能彻底看清由清政府统治下社会的腐坏与阴暗,却拥有了一颗在饱读书刊后逐渐透亮明净的心。

虽然秋瑾能够像男子一般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却仍然逃不过封建女子大多数的命运。

年,秋瑾由父亲做主,嫁给了湘潭富商掌柜的儿子王廷均,这一段在封建阴影下的包办婚姻起初却还有几分似春光明媚,年纪比秋瑾还小两岁的王廷均“体肤腴,面白皙,有翩翩佳公子之誉”,经营着一家当铺,同时还饱读诗书有心考取功名。

生活富足无忧,夫妻之间下称得上是琴瑟和鸣,但这般岁月静好的日子却不过是一张覆盖于最浅表处的假象。

在经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列强的炮火彻底击碎了清政府封闭的大门,却没有击碎在烟雾缭绕的虚梦幻影中沉醉不已的国人们。

拥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的秋瑾从这浮沫般虚假的岁月静好中清醒了过来,她忧心于国家的危难,忧心于民族的复兴,可她的丈夫王廷均却从未睁开眼看过这个世界,他醉心于功名利禄,甚至在多次未中第的情况下动用财力买了一个京城户部主事的官职。

枕边之人却不是同道之人,于是这夫妻的相敬如宾之中便天然隔上了一层看不见却冰冷坚实的隔阂。秋瑾曾在《秋日感别》中写道:“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

或许这样表面平和的日子已成为了她心中的牢笼,令她那一颗在乱世之中觉醒的心时刻感受着被束缚的痛苦。

热血革命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面对着思想保守且腐朽不堪的夫家,秋瑾心中一腔思绪却少能对旁人吐露,这其中煎熬如烈火烹油般。

但好在这样独孤的处境并未太久,秋瑾在婆家时已结识了两位湖湘女杰唐群英、葛健豪,其中唐群英还是同盟会中的第一位女成员。她们在交谈中推心置腹,三人的心便似是三团烈火相融一般,热烈不熄,这让秋瑾彻底将心中那道来自夫家的束缚给去除了,从此那充满革命热情的灵魂变得自由且热烈奔放。

思想的重重解放,令秋瑾在言行举止上都完全抛去了曾经封建习俗下的女子软弱无力的做派。秋瑾甚至常常穿着一袭男装,梳着西式发型,头戴鸭舌帽,手握一根绅士手杖,显得那般英姿飒爽,风度翩翩。

人类精神意志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发自内部的强大,彼时的秋瑾,拥有着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已经迈上了为祖国和民族重新振作而奋斗的道路。

这样的秋瑾与还依旧贪生怕死只是渴求功名利禄的丈夫王廷均只能渐行渐远,他们之间犹如是隔着一道越来越宽的深渊,堆积着深深的矛盾与疏离。

年的中秋节,王廷均称家中有客要来,让秋瑾提前备好吃食,而自己却被狐朋狗友拉着去往勾栏场所喝了一夜花酒,彻夜未归。

秋瑾在愤怒之下,便换好了男装前往戏院看戏,醉酒刚醒的王廷均闻讯赶来,大骂秋瑾伤风败俗、辱没家门,甚至还对秋瑾施以拳脚。

这一骂一打,几乎断绝了两人之间那原本就淡薄的夫妻之情。秋瑾在遭受如此家暴后愤然离开家中,在好友多番劝导下才回家。

面对着抱有歉意却仍未明了秋瑾为何如此生气的丈夫王廷均,秋瑾突然觉得这个多年相伴的人,在他看似沉静温顺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令她极为陌生和痛恨的心灵。

渡日留学

自由的灵魂绝不会经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在那个年代,距离中国不远的日本发展飞速,拥有着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当时不少革命志士都选择前往日本汲取经验与思想。秋瑾已经丧失了对于冥顽不灵且保守陈旧的夫家抱有任何希望,渴望着为民族崛起奋斗的她便也动了前往日本留学的想法。

女子前往异国留学,王廷均实在是未能想到自己的妻子居然如此大胆,他起初也是反对的,但秋瑾要留学的心思实在是坚定,王廷均看实在是劝阻不了,便还是放秋瑾离去了。

在日本学习的两年对秋瑾的影响是巨大的。汲取了先进思想知识的秋瑾不光拥有着革命战士犹如烈火般的热血之情,在如何走在革命这一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上,她也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她在日本认识了许多好友,几乎都是中国而来的爱国志士和进步青年们,同时她还参与了不少妇女解放运动,想要唤醒更多未苏醒的女子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女性的躯壳从来不是秋瑾在革命道路上的阻碍,她坚信女子绝不比男子差,未来也会有更多在这乱世中觉醒的女子会成为革命道路上的同胞。

在日本学成归来后,秋瑾先后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她宛若蜡烛一般,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在这伟大的革命事业之中,燃尽自己,照亮这昏茫的中国大地,照亮所有在困苦中的人民。

烈士之魂

年的年初,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秋瑾突然现身于自己的夫家王家,并索取了两千两白银。王廷均在秋瑾留学时便选择了辞官回乡鳏居,此时面对妻子的突然归来和索要钱财,王廷均选择了答应,他拿出了两千两白银给予了秋瑾。却不想,秋瑾拿到银两后却要求同王廷均离婚,从此一刀两断,脱离夫妻关系。

王廷均拒绝的离婚的要求,秋瑾却大肆在乡亲面前反复强调从此与王家再无瓜葛,随后便拂袖离去。乡亲父老们惊愕于秋瑾的无情,甚至认为秋瑾已经疯癫,对秋瑾唾骂不已。只是这般看似绝情疯癫的举动,却藏匿着秋瑾心中那旁人难以理解的温柔与无私。

秋瑾所要的钱财没有一分钱用在了她自己身上,全部用以开办新式学堂,以供更多年轻的孩子们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思想,而与王家割袍绝义更是为了避免在之后的革命事业中将自己的丈夫牵连其中。

哪怕夫妻情感已淡薄似水,秋瑾却仍能在这样的处境下为王廷均有所考虑,她身为一名不输于男子的革命战士却依旧还拥有着女性天然中的温柔和善。

开办学堂成为了秋瑾投入全部精力的事业,而学堂也在她的努力下蒸蒸日上,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进入学堂,了解了全新的世界。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年,一场刺杀清政府官员的“安庆起义”以失败落幕,得不到秋瑾口供的清政府直接将秋瑾残忍的杀害了,并将她的尸体放在街口数日。

鲜血掩盖了秋瑾清秀年轻的面庞,却掩盖不了她那仍未熄灭的心中烈火,这烈火在千千万万个革命同胞的心中一同燃烧着,且将会一直燃烧下去。

而得到秋瑾去世消息的王廷均,悲痛之情涌上心头,他回忆起与妻子的种种往事,嚎啕大哭。

或许此时他才从这心痛如斯的情绪中明白了秋瑾内心追寻的究竟是什么,他才明白自己的妻子究竟有多么伟大,悔恨和悲伤如影子般缠绕在他的心中。在秋瑾死后不到两年,王廷均便郁郁寡欢,在哀痛之中撒手人寰。

小结: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秋瑾的这一段不幸的婚姻究其根源,是她与王廷均在思想上的截然不同,而王廷均也终于在妻子死后幡然醒悟。

秋瑾身为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女子,却拥有着一颗比寻常人还要热烈的革命之心,她是打破束缚的新女性,是斗争革命的先驱者,是拥有赤子之心的烈士。

孙中山曾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秋瑾的死仅仅是灵魂脱离了肉体,而她的灵魂将飞在天际,成为千古常亮的星辰,被世人铭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革命女英雄秋瑾牺牲前遭丈夫家暴,牺牲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