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长河,在皇家历史的记载。权利总是不输于亲情的,有些皇帝可以为了权利弑父杀兄,甚至有的会杀害自己的孩子。
比如,唐代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不惜多次杀害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隋朝的杨广急于登基,不惜杀害病床上的父亲杨坚。甚至众人熟知意气风发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对自己的兄弟们痛下杀手,最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皇家的亲情破裂不同于寻常百姓,定会导致政变与战争。给很多无辜百姓带来伤害,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实属高瞻远瞩,他的举动保证了皇家的稳定和未来被世人歌颂的康乾盛世。
他就是雍正皇帝,康乾盛世中两位皇帝的儿子和爸爸。
01雍正的众多皇子
雍正在继位之时已经四十四岁,俨然已经有了白发与皱纹。非常勤政爱民的雍正夜以继日工作,处理前朝留下的问题弊端,解决亲王的嚣张分裂活动。
终日面对繁杂的政务,第四年雍正就已经力不从心,于是想早早选定太子。
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分别是弘晖,弘盼,弘昀,弘时,弘历,弘昼,福宜,福惠,弘瞻。
其中健康茁长的只有弘时,弘昼,弘瞻,弘历这四位皇子。后来的弘瞻被雍正过继给了兄弟允礼,于是真正的竞争就存在于弘时,弘昼,弘历三位皇子中间。
在皇室的悉心栽培之下,弘时与弘历的才华日益显露了头角,而弘昼整天疯疯傻傻,游手好闲,对权势无丝毫争夺之意。
于是,雍正在弘历和弘时之间挑选未来的明主。其实弘时作为雍正的第三子,是有着比弘历极其优势的年龄条件。
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得知弘时是一个自幼放纵,不拘小节的人,多次雍正不知悔改。年轻的弘时单纯为与父亲争夺权位的叔叔求情,站错立场。
就是这样,皇位落在了听话懂事还有才华的弘历身上。
不过但是弘历的年纪还小,在雍正的悉心培养教导之下。最终真的成为了史上难得有极高作为的皇帝。
02深受皇子争权惨痛历史影响
我们知道在康熙晚年时期,发生了一段残酷悲惨的故事,那就是-九子夺嫡。
而作为康熙继承人的雍正自然就在此次争权的漩涡当中。当年康熙下令废除太子,立胤礽为皇太子。但是没多久康熙又废除了胤礽的皇太子身份。
于是众多皇子开始蠢蠢欲动,最皇太子的位置垂涎三尺。在这场竞争当中,属四爷和八爷的阵营最为强大。经过惨烈又漫长的数年争斗之后,四爷最终脱颖而出,赢得了康熙的青睐,继承了皇位,史称雍正帝。
在此次九子夺嫡事件当中,虽然雍正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走向了璀璨的皇位,但是雍正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儿来讲,是不忍心,与可奈何的。
雍正失去了自己的兄弟,断送了手足之情。而这些皇子有的被废除宗籍,有的被关押,有的被赐死。这就是皇家子孙的惨痛下场。
03下定决定为儿斩草除根
而雍正亲眼见证了这种惨烈事悲痛与惨烈,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历史重演。
于是雍正改革私密立皇子,避免不必要的腥风血雨。而在扶持下一任皇帝的道路上,更是做了一件事情,自己背负了千古罪名,保证了大清江山的稳定。
在雍正决定立弘历为皇太子之后,逐渐开始了对自己皇子们的观察,雍正发现其他的皇子对弘历都构不成大威胁。唯独弘时过于莽撞,不受拘束。
这个弘时比弘历大很多年纪,又早早有了自己的人脉政权。
于是雍正决定为未来的小皇帝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于是在一次弘历触怒龙颜后,雍正终于狠心把这个不修边幅的儿子关进大牢,后来没多久年仅二十多岁的弘时便死掉了。
后人猜测是雍正暗下命令,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04牺牲一儿换取天下太平
于是,雍正驾崩之后,年轻有为的乾隆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勤苦智慧的管理方式为大清营造了繁华的盛世。
这样的一代明君没有辜负自己父皇的厚爱寄托,也没愧对父皇赐死的兄长。可以说,乾隆年间的,没有家事干扰的皇室家族,可以安安静静处理国家大事,勤勤恳恳一心为国分忧。
于是,乾隆皇帝在皇祖父统一维护的江山之下,在父皇悉心无私保护之下,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军事经济才能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壮丽功绩。
后来的雍正是非常重视亲情,爱护自己的兄弟手足。与自己同龄的弘昼关系甚好,也铸造了大清历史上的荒唐王爷。
纵观历史,乾隆的在位时间是最久的,共计六十年。后来禅位之后依然继续训政,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皇帝。
05结语
其实,作为皇家统治者,行事不仅仅需要顾忌自己家族的感受与利益。也要顾忌全天下的安稳与和谐发展。
雍正作为当朝最高权利的象征,只能作对的事,而非有爱的事。心慈手软,优柔寡断只会带来更多的纷争与矛盾。而朝廷乱了,天下就乱了。
因为自己的善念与妥协带给天下苍生百姓的只会是战乱与疾苦。
可以说,作为一个父亲,雍正是偏心残忍的,但是作为皇帝,雍正是顾全大局的千古明君。
皇帝已经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丈夫,一位父亲,而是全天下人的指明灯,承载着无数的责任与担当。
真正印证了伴君如伴虎,高处不胜寒啊。虽然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有时不如老百姓自由,皇帝做错一件事可能天下大乱。
不过,清代的初期的康乾盛世确实是我国最繁华的历史之一,作为康熙乾隆也是被世人历代歌颂,雍正皇帝的功劳也是永垂不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