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他是个会说故事的人,通过小说中的故事,他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爱
《晚熟的人》打好三张底牌,运气不请自来
《论语》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生而为人,想要做成事,得先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人中之圣。
做人做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就如打牌,有些人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有些人却将一副烂牌打得起死回生。
能将烂牌打好,是因其底牌并非肉眼可见的数字,而是一种明而不显的智慧和韬略。
若你能打好这三张命里的底牌,这一生的好运,不请自来。
01
底牌一:藏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个傲字致败。”
人一旦骄傲自满,就听不进别人的良言,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
骄傲自满之人,最后必将会一败涂地。
韩信能力很强,被誉为“战神”,但是心气极高。
刘邦问他:“以你看,我可以带多少兵马?”
韩信答:“陛下最多只能带十万。”
刘邦再问:“那你呢?”
韩信骄傲自信地回答:“我带兵当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刘邦评价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功高于世,却因一个“傲”字,落了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菜根谭》里说: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枪打出头鸟,锋芒过于外露,往往就会引火烧身。
无独有偶,东汉末年的大才子杨修是如此,三国谋士许攸也是如此。
《易经》云:“君子藏器于身。”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内藏锋芒,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正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隐而不发,对手就会捉摸不透;藏锋藏巧,自己才能笑到最后。
02
底牌二:变
《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的发展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当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千万不要墨守成规,要懂得寻求变化、突破现状。
生命中太多的障碍,是因为过于固执;人生的很多失败,是因为不会变通。
战国时期,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连父亲赵奢都难不倒他。
长平之战后期,赵王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赵括却完全照搬兵书的谋略,改变了廉颇的精心布置,给了秦国大将白起趁虚而入的机会。
40万赵国士卒全军覆没,赵括自己也成了纸上谈兵的笑话。
对一个人来说,最危险的是墨守成规,因为不改则不变,经常是死路一条。
当“僵化”人生变成“活化”人生,才能如鱼得水,甚至转危为安。
《道德经》里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水遇到坚硬的岩石,不会硬碰硬,而会改变流向,用变通的方式巧妙地迂回。
在道家看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质固然高洁,却缺乏智慧。
比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了首阳山;鲍焦不满时政,廉洁自守,最后抱木而死。
若是他们懂得“曲”中求全,迂回变通,便能在保全性命的同时守住气节。
困境面前,懂得变通、善于变通之人,往往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03
底牌三:稳
俗语曰:万仞高山,始足于稳。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稳,都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准则。
不稳,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沉稳,是大气之人;能忍,是不凡之辈。
姜子牙出生时便家道中落,为了混口饭吃,他当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摆摊卖过酒。
尽管贫寒,他依然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天文地理知识,研究治国安邦之道,等待着有朝一日为国施展才华。
直到72岁,姜太公钓鱼,等待“愿者上钩”。
终于遇到文王姬昌,又一路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被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尊为“百家宗师”。
试问,又有谁在意他曾是屠夫、酒贩呢?
沉得住气,方能干大事、成大器。
王勃曾言:“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不要洋洋自得表现自己,应当冷静地深入反省自己。
戒骄戒躁,循序渐进,不走弯路便是最好的捷径。
曾国藩亦说: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
常说的“平稳”二字极可玩味,但凡天下之事,只有平才能稳。
沉稳源于自信,自己有两把刷子,才敢在彷徨中中气定神闲,在纷乱中指点江山。
没有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稳扎稳打,才能厚积薄发。
04
《论语》有言:“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会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做人做事要持有底牌、沉得住气,才能筑牢人生防线、战胜各种困难。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会打好三张底牌:
藏,深藏不露,伺机而动,低调行事,大智若愚;
变,善变善通,无往不利,圆润变通,长久保持;
稳,有条不紊,临危不惧,稳扎稳打,厚积薄发。
打好“藏、变、稳”三张底牌的人,在变幻莫测、险礁暗藏的人生路上,进可攻,退可守,趋利避害,尽显从容。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打好三张底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莫言为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全在于莫言费了许多心血与精力,越是荣获此奖,越是在乎质量而非数量;也可以说,莫言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细细思索,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书中学来智慧,都可将人性给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感兴趣,点击下面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