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革命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我们党一百多年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担当和忧患意识的体现,更是对今后以自我革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和重托。
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二十大报告同期声〈片段〉00:33来自党建网二十大报告同期声〈片段〉音频:00::33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百年大党,使命光荣伟大,遇到的问题往往也独特艰难,面临的风险考验也巨大。一旦党经受住了考验,解决好了难题,就会实现历史性的超越,就会使党和国家进入全新的境界。而最大的独有的难题就是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管好党治好党,永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历史上,党外人士也看到了这一独有难题。早在年5月至6月,“不官、不党、居第三者地位”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回国考察了重庆和延安等地之后,深深地为延安共产党人的一代新风所打动,预言“假如更多的人像他们那样刻苦耐劳、埋头苦干,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正因为他从此把拯救国家和复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了共产党人身上,所以倍加珍惜这种极为珍贵的延安精神,而不愿看到共产党重蹈国民党的覆辙。为此,他在《南侨回忆录》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担心:“然陕北地贫,交通不便,商业不盛,地方非广,故治理较易风化诚朴。设中共若握着东南富庶市场,区域广大,不知能如此廉洁,兴利除弊,为人民造福如延安之精神乎?”
我们党一直保持着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并进行了曲折艰辛的不懈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两个答案。他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治党规律的自觉把握,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富有中国智慧的创新。
毛泽东与黄炎培在机场交谈(图源:“统战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