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政协委员们热议,区政协委员一致认为,这是一份增强信心的报告,是一份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充分展现了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骄人成绩;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年的重点工作,符合石景山区情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石景山区经济社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区政协委员李凤芹
听了李新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觉得特别振奋,石景山区过去的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感到骄傲。
作为上一届的老委员,我们觉得区政协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我在医保局工作,尤其是我们承担的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国家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石景山也是北京作为国家试点的唯一一个区,也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区参保人达到42.2万人,名失能人员享受优质护理服务,这一政策得到广泛好评。
接下来的5年,在政协这个平台上,我们政协委员要把区委区政府布置的核心工作给履行好,要结合本职发挥作用,比如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长护险制度试点的一个改革。再有就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比如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以及医保的基金监管体系建设,在守护好老百姓救命钱这方面,发挥好医疗救助兜底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医保人”应该履行的职责,我们也会利用政协平台服务好相关的企业,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区政协委员张春景
李新区长昨天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委员当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都对报告给予高度肯定,总体的感觉就是站位高、定位准、举措得力,对过去5年的工作总结实事求是。石景山区过去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变化,大家也都有目共睹。石景山区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也都非常得力,让政协委员们感觉温馨、倍感振奋。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凝聚起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家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来共同推进石景山区高质量发展。
关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与建设,一直是我们石景山区文化工作的重点,我也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我认为如果这个地方没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文化想象力,它就很难支撑起对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所以,我们希望深入挖掘石景山历史文化底蕴,来助推我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这种建设,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区政协委员赵晋晋
昨天李新区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在政协委员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我在经济科技专委会,我们委内部对报告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的讨论,我也是石景山区政府工作部门的一名历经了过去5年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亲历者,对5年来报告中所提的成就历历在目,倍感自豪。对于未来5年石景山区的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予以了具体的呈现,我觉得一个更好、更美、更强的石景山,展现在所有市民以及委员朋友的面前,我们也是信心满满,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未来5年的建设当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我们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上升为区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动能这几个关键字,针对产业转型的新动能,我这次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就是围绕着“两区”建设,如何在新型的国际服务贸易形势下,提升我们综合实力的建议。因为石景山区很特殊,是北京市传统的文创先进区,我们的动漫游戏产业曾经在北京市占据半壁江山,我们具有很好的数字创意发展的基础,我在本次的建议当中也提出来,我们要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服务贸易,在“两区”建设当中以这个点为基础,推动服务业的扩大开放,争取打造出一批石景山的大的知名的IP,形成石景山的文化品牌,在服务贸易领域带动石景山区的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其中出口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服务贸易也将会在未来成为我们石景山区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区政协委员李吉音
当前,我们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强调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很荣幸作为此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我是负责审查经济科技类提案,其中数字经济相关提案占到了18%,聚焦工业互联网、虚拟显示等新兴产业对促进石景山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对石景山区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三区建设”,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时,我发现其中也多次提到了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作为一名新委员,结合本职工作,我也提交了自己的第一份政协提案,建议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基地。聚焦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安全需求,梳理形成应用场景清单,释放有效需求市场,牵引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整合石景山区内外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重点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构建数字时代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安全运营管理体系,推动我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安全发展。
区政协委员侯光胜
作为一名新的政协委员,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聆听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的话,那就是振奋人心。报告中用鲜活的事例和跳动的数字,详细讲述了石景山区这5年来的发展成就,作为一名石景山区居民,报告中提到的每一个变化都能能引起共鸣,与我们的感受是十分吻合的。李新区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可以说方向明确,措施有力,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参加本届政协会,我带来了两个提案,一个是有关于石景山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入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这几年,石景山区传统重工业区向现代化高端绿色之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引进了不少高精尖产业,但也看到,经济总量偏小,有而不强、有而不优,我们区还需要在对引进的企业如何发展壮大上下功夫,因此我提出了《关于建立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服务)目录的建议》。另一个是石景山区在创建绿色低碳和生态宜居示范区的过程中,建设了大量公园绿地,森林绿化覆盖率居北京市城六区第一,环境优美,我们的居民出门米就能找到休闲娱乐的公园。但是公园中体育锻炼设施配套不完善,还不能满足市民对户外体育锻炼的需求,尤其是双减之后,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远离游戏,户外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我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园体育运动设施,深化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的建议》,希望这些提案,能为石景山区的三区建设和高质量建设首都西大门有所帮助。
区政协委员吕佳
作为提案委委员参加了咱们石景山区第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聆听了李新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振奋。我个人的感受就是石景山区的政府报告,有温度、有力量。
我是年开始来到石景山区工作,作为石景山区的建设者、石景山区的政协委员、也作为石景山区快速发展的见证人,参与、见证了石景山区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石景山区高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咱们区一方面紧抓民生福祉全力推动产业转型,一方面承担全力保障冬奥的重要任务。
过去的五年,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办理政协委员提案件,其中办成率有64%提高到了82%,满意率达到了%,其中涉市及以上级别提案也通过咱们区政协作为渠道向市政协及全国政协平台提出,也能看出石景山区对政协提案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我本人从事的城市更新相关,在过去几年的政府报告当中,也几次提到,作为从业者,也备受鼓舞。这次我带来的提案是公共文化推动基层治理方面的。
石景山区经过创城的大力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广泛覆盖,涌现了八宝山街道、老山街道、鲁谷街道等一些列高品质公共文化中心。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广泛覆盖,文化品牌培育成绩明显,建议在现有的成绩上再进一步从在资源投入、共建共治、群众需求等方面结合基层治理,进行创新试点。可以考虑成立社区文化服务发展基金、鼓励属地居民共创社区治理方式、创新基层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模式,吸引有能力的属地居民、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社会化、专业化运营和内容提供。
通过区政府的工作报告,年在政协平台会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