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从秦始皇嬴政称帝,到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期间共有皇帝人,当然这些还不算那些名不正言不顺、昙花一现的皇帝。虽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青史留名的皇帝并不多。
明朝就有一位最低调的皇帝,在位也不过是6年的时间,但是这位皇帝却十分有经济头脑,通过一些列举措的实施,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赚回来了。而且在他去世后,政策也延续了10年之久,这才让明朝的江山又得以延续了几十年。
行事低调的皇子
都说伴君如伴虎,可是《明史》中竟然把皇帝的名字都写错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存在感有点低。《明史》中记载的明穆宗名叫朱载垕,可是经后世专家学者考证,明穆宗的真实姓名应该是朱载坖。
皇帝自古讲究帝王之气,朱载坖虽然登基为帝,可却没有皇帝的威严,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而且他帝位的得来靠的运气,并非实力。朱载坖的父亲是明世宗朱厚熜,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多年,但子嗣却不多,只有生下四个皇子。
不管是在皇家,还是在达官显贵之家,古代的嫡庶等级都十分明显,朱载坖的生母仅仅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所以他的地位也不高。朱载坖这样的出身显然不具备争权的资格,何况她的生母也没有一个可以依仗的娘家。
朱载坖既不是嫡长子,也不是皇长子,按理说没有继位的可能,但无情最是帝王家,对于无权无势的皇子来说,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想要保证一生平安无虞最好的办法就是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朱载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虽然出身不凡,可朱载坖的成长环境还是让他养成了不争不抢、凡事低调的性格,于是朱厚熜也不经常见这个儿子,朝中大臣更是不把朱载坖当作未来的储君对待。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朱载坖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朱厚熜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不到两个月就早夭了,次子倒是平安长大,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子,可是在20岁的竟然也去世了。按照继承顺序,轮到了朱载坖,不过他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朱厚熜并不想立他为太子。
中庸谦和的皇帝
加上信道的朱厚熜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迷信传说,就迟迟不立太子。随着朱厚熜日渐老去,不立太子就引得朝堂的势力纷纷各有想法,皇四子朱载圳显然是众望所归。朱厚熜更喜欢小儿子,而且善于谋划的皇四子还与严嵩相勾结,导致他的立储呼声最高。
在未立太子的这段时间里,朱载坖一直活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倒不是想争太子之位,反而担心别有居心的人会加害于他。到了年,朱厚熜自知自己命不久矣,就决定立皇四子朱载圳为太子,可朱载圳竟然没有帝王之命,在册封前暴毙了。
如此一来,朱厚熜的四个儿子就只剩下朱载坖一个,不管愿意不愿意,朝臣支持不支持,朱载坖都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朱载坖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朱厚熜就驾崩了,朱载坖这最不被看好的皇子登基了,改元为隆庆,史称明穆宗。
朱载坖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登基之路也是坎坷又意外,所以即便是当上了皇帝,他也没有像一般的皇帝那样作威作福,反而对谁都是一派亲和的态度。皇帝过于温和也不好,一些朝臣就会目中无人,不过朱载坖也不生气,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行。
很多人都会认为朱载坖这样的皇帝肯定在治理国家上也没有建树,但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的是,他竟然是一位颇有智慧的皇帝。隆庆新政、隆庆议和、隆庆开关,朱载坖在位仅仅6年的时间,就做出了如此多的有实质性的举措。
隆庆新政的核心是减税减赋,这就让国内的百姓过得富足安稳;隆庆议和则是和蒙古国达成协议,不仅消除了外部的隐患,还为边境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大大增加了边境百姓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
高瞻远瞩的举措
不过让朱载坖赚得盆满钵满的是隆庆开关,这一政策和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载坖下令取消了海禁,鼓励中国商人和外国人做生意,当时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经济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手工制品和丝织品等都是海外的紧俏商品。
为了保证商人的利益,朱载坖还专门开放了港口,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这样一来外国的商人也敢和中国商人做交易。一时之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各国的商船络绎不绝,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之一。
当时世界各国市场上都可以见到明朝的商品,因为还没有兑换外币的渠道,明朝也只接受真金白银。经专家学者的多方考证,朱载坖在位的时候,仅仅靠着隆庆开关这一项政策,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被明朝赚回来了,也就是说每年约有3.5多白银流入了中国。
其实到了朱载坖统治的时候,明朝江山已经江河日下,但是靠着朱载坖的励精图治,明朝竟然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国家富足,百姓安康,这样的局面却是很难得。
虽然朱载坖在位的时间仅仅是6年,可他在位期间施行的一系列政策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他去世后,政策又延续了10年之久。
加上朱载坖在位的6年,这前后一共16年的兴旺让明朝恢复了不少的元气,明朝的江山也因此多了几十年。明朝灭亡后,清朝并没有认真吸取明朝的经验和教训,反而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以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逐渐地落后于世界,最终落得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境地。
小结:
封建社会的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和全国百姓的命运,皇帝的能力直接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百姓的生活。不过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皇帝也不例外,所以有的皇帝名垂千古,比如汉武帝刘彻、清朝的康熙、雍正等皇帝,也有一些皇帝仅仅是历史长河的一瞬。
明朝就有一位最低调的皇帝,在位仅六年,却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赚回来了,不过他在位的时间太短,没能彻底改变明朝走向灭亡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