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记者
苏华
日前,江山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福华通达%股权。因本次交易交易对方之一福华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福华科技的控股股东,所以在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由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华先生及LeiWang女士,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
江山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说明会于4月19日以网络形式召开,而《红周刊》在会议上也向上市公司提出了几点疑问。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偏弱、负债偏高
首先,“重组预案披露,此次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整体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事实上,《红周刊》记者发现,江山股份近三年(年至年中期)实现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0%,6.26%和8.17%,而被收购标的福华通达近三年的净利润率却分别为9.09%、6.05%和6.37%,这说明被收购标的的盈利能力要明显弱于江山股份。此外,近三年中,江山股份资产负债率为43.17%、51.68%和49%,而福华通达的资产负债率却始终在69%左右。这也说明,一旦此次收购成功,则上市公司的负债压力会明显提升,而各种费用的上升也将侵蚀公司部分利润,导致利润率会进一步下滑,很明显,股东回报率是下滑的。那么,对此不利情况,公司是否有好的应对措施?”
对于《红周刊》提出的标的公司盈利偏弱和负债偏高的问题,上市公司表示:“我们注意到标的资产存在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情况,据初步分析,标的资产风险可控、效益提升空间较大。一方面标的公司目前具有较好的现金流,负债水平将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标的公司部分资产将逐步竣工投产、达产,企业效益和现金流将持续改善,并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此外,整合后新上市公司将加大协同,强化管理提升资产运行效率,优化标的公司负债结构,降低运行成本费用,进一步提升标的公司业绩。本次重组对上市公司而言主要是在实现产业整合的战略目的的同时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在全球农化行业加速整合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本次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可以提升行业地位、整合业务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有利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长远发展。”
对于股东回报的问题,上市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江山股份与福华通达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在生产要素、市场渠道、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协同。通过两地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品和产业布局,释放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如果存在摊薄当期每股收益情形的,将制定填补即期回报措施。”
草甘膦有毒、市场逐年萎缩
虽然对于《红周刊》提出的第一个疑问,上市公司进一步表示“截至目前,福华通达的审计工作尚未完成。福华通达的资产负债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以及与同行业的对比分析,需等到本次审计工作完成后才能做准确判断,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