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主席的死对头,国民党统领蒋介石绝对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他早年参与北伐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也出了不少力,但是,他的独断专行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错误。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紧接着就发动了内战,却被人民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只能退守台湾,在台湾省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晚年的蒋介石回顾起自己的一生,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不过,他却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全都归结到了两个人身上,这两人是谁呢,为什么会让蒋介石如此痛恨?
注定失败的结局
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代表着持续了14年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人民无不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国民党首领蒋介石却有些坐不住了。
蒋介石一直想独吞胜利的果实,就一直想发动内战,屡次打压解放军军队,面对蒋介石的狼子野心,毛主席也不甘示弱,指挥邓小平、刘伯承等人抗击了国民党的进攻。
蒋介石进攻受阻,就假意邀请国产党来重庆和平会谈,这明显是场鸿门宴,但是,毛主席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和平建国愿望,毅然决然的飞往了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会谈。
双方一直在国家政权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同时,双方也都为可能爆发的内战做足了准备,蒋介石有些担忧今后的局势,就想要在会谈上除掉毛主席。
他的这一想法却被美国大使马歇尔拦住了,在马歇尔的干预之下,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获得了一时的和平局面。
蒋介石对马歇尔的这一决定非常不解,对此,马歇尔说“蒋,你有了我们的支持,还怕打不过那些土枪土炮吗。”
双十协定仅仅维持了5个月,蒋介石就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之下,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开始对解放军展开了全面的进攻,解放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尽管解放军早就预料到了蒋介石的反戈,但是面对革命军的大肆进攻,还是先行转入了战略防守阶段,诱敌深入,再进行游击运动战,屡次挫败了革命军的进攻意图。
就这样,蒋介石持续8个月的全面进攻毫无成效,甚至连解放军的主力都没有看到,蒋介石怒不可遏,决定重点进攻共产党几个重要根据地。
蒋介石派出了近60万围攻山东,不断压缩解放军的生存空间,这就直接破解了解放军的游击战术,驻扎在山东的粟裕部队,受到了严重的伤亡。
就在这关键时刻,刘伯承和邓小平做出了一个影响战局的重要举措,他们不远千里,横跨黄河挺近大别山,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的军事中心,自此,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双方正式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
解放军和革命军接连展开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都以解放军的大获全胜告终,蒋介石几乎打光了自己的全部部队,只能退守在长江以南。
这时候,国民党派出了代表来和共产党和谈,妄图划江而治,遭到了毛主席的严辞拒绝,并且立即发动了渡江战役,彻底将国民党击溃,蒋介石也被迫逃亡台湾。
几个月以后,毛主席在北京宣布新中国成立,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彻底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他在晚年开始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不过他从未想过自己是因为不得民心才失败的,他说“我这一生呀,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失败,尤其是面对共产党,我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只怪自己看错了两个人”。
蒋介石说的这两人,一个是李宗仁,一个是马歇尔,这两个人都做了什么事,让蒋介石如此痛恨呢?
结拜兄弟李宗仁
我们先说李宗仁,李宗仁是蒋介石为数不多的结拜兄弟。李宗仁和蒋介石是在北伐战争中认识的,李宗仁是国民党“桂系”的首领,为北伐战争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手中握有大量的兵力。
蒋介石觉得李宗仁是个可拉拢的对象,就主动找到了李宗仁,想要和他交朋友。李宗仁知道蒋介石这个人多疑,不会轻易结交朋友,自己可以收到他的邀请,相当难得。
后来,两个人结为了异性兄弟,蒋介石满心欢喜地回去了,这时候的蒋介石没有想到,自己这位异性兄弟会在以后,和自己反目成仇。
只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越来越高,他逐渐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他想要在国民党内搞独裁专制、一言堂。
可是,国民党中央已经猜到了蒋介石的想法,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免去了蒋介石的一切重要职务。
蒋介石找到了李宗仁,李宗仁坚决站在了蒋介石这一边,两人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独揽大权,蒋介石让李宗仁做了副总统。
不过,权利始终掌握在蒋介石手里,李宗仁表面归属于蒋介石,实际在心里早就有了不满的情绪。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蒋介石在战争中节节败退,面对自己的接连失败,蒋介石越来越多疑,甚至连李宗仁都怀疑了起来。
李宗仁忍无可忍,趁着三大战争结束,蒋介石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时,发起了政变,逼宫蒋介石。
面对李宗仁趁自己病,要自己病的行为,蒋介石虽然恼怒,却也无可奈何,直接把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李宗仁。
李宗仁很疑惑为什么蒋介石会这么轻易交出总统的位置,不过还是立刻走马上任了,这才发现自己被蒋介石摆了一道。
原来,这民国总统也只是个名头而已,真正的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蒋介石手里,自己只不过接手了蒋介石留下来的烂摊子。
李宗仁在总统的位子上没有坐多久,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城,李宗仁被迫前往了香港,后来又转去了美国生活。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在台湾又恢复了副总统的身份,还在几年之后,免去了李宗仁副总统的职务,足以见得蒋介石对于李宗仁的痛恨。
其实,蒋介石的失败和李宗仁的倒戈没有什么关系,且不提是因为他自己的多疑才导致了李宗仁的逼宫。更重要的是,在李宗仁逼宫之前,三大战役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蒋介石的结局。
还有美国的搅局
对于李宗仁的反戈,蒋介石其实是有所准备的,他其实也想到了自己可能失败,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到了李宗仁头上。
蒋介石想着,如果不是三大战争失败,李宗仁也不会倒戈,自己也不会被迫撤离台湾。如果当时自己在重庆和谈的时候,就下令诛杀掉毛主席,也许内战早就结束了。
而阻止自己这一计划的马歇尔,也被他视为敌人。马歇尔是美国国务卿,就是他提出的马歇尔计划,要帮助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从其他国家谋取利益。
年的时候,马歇尔带着马歇尔计划来到了中国,奉命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当时,两党间的关系已经到达了不可调节的地步,马歇尔先去找到了蒋介石,又找到了周恩来,一起商议和平建国的方案。
马歇尔表面向往和平,实际上一直支持美国的扶蒋反共策略,尽管如此,蒋介石却很不喜欢这个美国政府派来的大使,他一直觉得中国自己的事,要由中国自己来解决。
最终,国共两党决定在重庆展开和平谈判,蒋介石心想,倘若和谈失败,就除掉毛主席,直接剿灭共产党。果然,双方和谈失败,蒋介石准备下手的时候,却被马歇尔拦住了,他说:
“我是带着和平建国的任务来的,如今共产党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你如果贸然击杀共产党的领导人,共产党人必定会鱼死网破,你得不到任何好处。”
蒋介石独裁专制惯了,可是碍于马歇尔背后的美国政府,他也不敢有任何意见,马歇尔让蒋介石放心,并且说:
“你先跟共产党签订和平协议,以后再开战,有我们美国政府给你撑腰呢。”因此,对于这个谋划,蒋介石也只得作罢。
几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马歇尔却以美国政府内乱为由,跑回了美国。在解放战争阶段,美国政府除了援助了一些武器装备以外,没有给蒋介石提供任何的装备。
对此,蒋介石大骂马歇尔背信弃义,深深痛恨这位伪善的美国人。最终,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失败,退守台湾。
失败之后,他把自己的全部失败都归结于李宗仁的反戈,以及马歇尔的谎言,而在他听到马歇尔去世的消息以后,整整高兴了一天。
其实,早在蒋介石宣布独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自己失败的结局。历史告诉我们,不得民心的统治者是必定会失败的。
蒋介石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懦弱地把过错归结到别人身上。李宗仁的反戈和马歇尔的谎言,都不是他失败的原因,忽视了人民的利益,才是他失败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