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首推最具收藏价值的佳作跟着宋词去旅行
TUhjnbcbe - 2025/1/17 19:17:00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http://www.txbyjgh.com/m/
今日推荐:《跟着宋词去旅行》作者:乔小主。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二章:巴山蜀水

站在胶西的高处,远远遥望四川的西部,也许就在那片孤单的云边。这是多么遥远的距离,这边的瓦屋山还堆积着春天的雪,家乡的峨眉山却是翠绿满山,开始连续下雨。如今当政的王安石素来不喜欢《春秋》,但同师好友黎

如此这般,也罢也罢,将来就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那样,弃官归隐,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远离朝政,潇洒地度过余生。苏轼饱受怀才不遇之苦,更因远在密州任职,甚是想念家人,想念家乡,想念记忆中的峨眉山。文人骚客借酒言志,借酒抒怀,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诗中除了表达对恩师欧阳修的怀念,还有仕途上遭遇压制,心中徘徊许久的归隐之意。

南宋时期的大儒魏了翁是四川人,一生遍历蜀官。峨眉山作为文人雅士的最爱,自然也多次出现在他的诗词中。如“弄破峨眉山月影”这句也出现在他创作的《江州司马安君挽诗》诗句中。

这首《水调歌头·过凌云和张太博方》是寄友情于峨眉山景色的词:

千古峨眉月,照我别离杯。故人中岁聚散,脉脉若为怀。醉帽三更风雨,别袂一帘山色,为放笑眉开。握手道旧故,抵掌论人才。

山中人,灶间婢,亦惊猜。江头新涨催发,欲去重徘徊。世事丝丝满鬓,岁月匆匆上面,渴梦肺生埃。酒罢听客去,公亦赋归来。

峨眉山矗立在眼前,那照着峨眉山的月更是久远,月光照着我的离别伤情。老友又要离别,实在不舍,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伤怀。午夜三更刮起风雨,离别的酒醉了人心,就在这美好的山色中分别吧,在笑声中挥手。再紧紧握住老友的手,回想曾经共同经历的旧事,不知这一身本领将来能够做什么事。

人在山中,老友相聊久久不愿分离,江水慢慢涨潮,有人在催着老友出发,到了真正要分离的时刻。这世间的事千千万万,最后都化作鬓角的白发,岁月匆匆,也许再想见面只能在梦中。

对峨眉山的钟爱,留在了那些优美的词句中,沧海桑田,千年时光于它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无论朝代更替,还是兵荒马乱,似乎都与它无关。它依然还是那个巍峨、秀美、神奇的峨眉山。时光并没有改变它太多,云雾中的峨眉山始终娇羞、柔美,它几乎还是千百年前的它,只是前来欣赏的人早已更迭多次。

一直以来,峨眉山都以“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著称。吸引四方来客,峨眉山四大景观也十分出名,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日出金鼎的景象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恰逢佛寺庄严肃穆的钟声响起,天空中逐渐变化的颜色与回荡的佛音融为一体,让人对这天地、神山肃然起敬。

位于峨眉峰最高峰的万佛顶,是欣赏峨眉山四大景观的最佳观测点,它绝壁凌空,平地突起,傲然挺立在大光明山之巅。清晨自金顶向下望,那浓云白海就在眼前翻滚,变幻无穷。金顶位于峨眉山第二高峰,与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是峨眉山寺庙和著名景点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峨眉山风景区的核心。站在山顶可以眺望整个成都城,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更远的贡嘎雪山,朝拜世界上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圣像。

云海是摄影者的最爱,最壮观的时刻多发生在傍晚,云海伴晚霞,让峨眉山显得朦朦胧胧,宛如仙境。那半山腰的云犹如姑娘的裙摆,随着晚风徐徐飘动。

此时此刻,苏东坡、陆游、魏了翁的诗词会再次翩然而起,流进你的心田,浸染你的梦境。

乐山·日射金仙照碧津

寄情山水,江山如画,文人雅士的眼中处处是风景,处处皆诗魂。

在距离峨眉山四十分钟车程的地方,也有一处佛教圣地——乐山大佛,它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而造,于唐开元元年()始凿,前后用了九十余年时间才凿建完成。佛像高71米,大佛头长14.7米、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如此神妙之地,自然少不了众多诗人、词人的朝拜,他们也从不吝惜笔墨,记录与它相遇、擦肩的故事。在词体盛行的宋代,却诞生了许多文人关于乐山大佛的经典诗作。尤以“三苏”父子的作品最为著名。

“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合称,他们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各自在擅长的文学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是宋代文人中的一道风景线。

父亲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是北宋杰出文学家,有诸多佳作,尤其擅长于散文、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洵出生在四川眉山,自幼不好读书,因家境富裕,年少时便四处游玩,走过很多地方。直至二十五岁,方始知读书,终于大器晚成。《游凌云寺》是他在游览乐山大佛的壮观景色时,有感而作:

长江触山山欲摧,

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万舸膝前过,

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浪怒涛涌,

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

班班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推最具收藏价值的佳作跟着宋词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