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机前夕,我见到了他。
本期嘉宾:穆立新
穆立新,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年进入电影行业,师从香港动作片大师张彻导演,加盟香港长河影业有限公司,拍摄了《大上海》、《西安杀戮》等七部电影。其间担任主演及动作导演。年参演八一厂的电影《冲出亚马逊》,荣获26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该片获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和大学生影展最佳故事片奖。
中国第一部特种兵电影,比《战狼》还早14年
我好奇,经过这么多年,“胡小龙”留给我的英雄气概会不会被岁月磨成了哑光。
让我们穿越到18年前的下午。那天,我正在写作业,姐姐冲进家门兴奋地挥着《冲出亚马逊》精装版,喊道,以前我们同学就在这支特种部队,他们队里的王晖和胡小龙被派往国际军事组织“猎人学校”了,这部片子讲的就是他们的真实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呵,他就是胡小龙!
穆立新凭借《冲出亚马逊》荣获26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该片获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和大学生影展最佳故事片奖。
这部影片也在我心中许下了一个英雄结。
见到穆老师,吓了我一跳,岁月对他真是手下留情啊!
穆立新:保养?呵呵,男人用什么化妆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平衡,用高情商掌控自己。
穆立新这么多年一直用特种兵的标准自我要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随时随地都可以是健身房,这也练就了他多年不变的体格。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忙碌进行着,摄像老师发来这段视频的时候,我一脚油门差点跟前面的红色牧马人追尾。怎一个帅字了得!
他的演绎,诠释着一种使命
穆立新是《大上海》的武术指导,正是这部片子让他和动作片鼻祖张彻导演结下了不解之缘。
穆立新最喜欢戏曲学院同班同学屠洪刚的《江山无限》,闲时哼唱别有一番韵味。
穆立新:我从京剧转到电影是八五毕业那年,19岁,当时,刚毕业十天,我被公派去拍一部武侠片,总导演张彻。师傅是香港动作片的里程碑,邵氏三大导演之一,他本是文人,做过蒋经国的秘书,后来,一直拍武侠片。吴宇森、狄龙、李修贤、午马,姜大卫都是他的学生,我是他最后一代弟子,跟师傅拍了八年,我从一个电影界的白丁儿到现在,忘不了张彻导演,现在华语电影圈俨然病态,小鲜肉流量,缺少的正是师傅的阳刚之气,永远怀念,永远追随!
穆立新:以前在学校时就非常爱看武侠小说,那种英雄气概在我胸膛如一匹猎豹,猎豹是行动派,它伏击猎物的时候全力冲刺,奋力跃起一口咬住猎物的咽喉,无论猎物怎样挣扎,它都不会松口,猎豹的生存法则用在人类社会,执行力就是快,准,狠:果决迅速,精确到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看过去的老电影,《甲午风云》、《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那些形象给我的印象是非常非常深刻,那时候我也不懂真正的男人是什么,但我觉得有一份气质必须得过硬——血气方刚!
国家需要忠诚,小家需要忠诚,忠诚是人骨子里的
穆立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幸运遇到一位能够包容我的妻子。
当零零后开始展露头角的时候,不代表八零后都已经长大,无论是责任感还是生活技能相对六零后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些在穆立新面前都是浮云,他宠着小自己二十岁的爱妻,常用俩人的属相玩笑着融入生活的哲学“爱是我和你,生活就该‘马马虎虎’”,自从饰演“胡小龙”,好像就跟特种兵签下了誓言一般,世上就没有难倒他的事,无论是高尔夫球场跑一上午帮儿子捡球的父亲形象,还是为了妻小吃得有情调让阿姨逛公园,自己操刀煎空运澳洲牛排,工作生活的奏鸣曲始终贯穿着某种精神的音乐符号。
赞吴京五福俱全
穆立新:在跟吴京合作的两部戏里饰演过他的“师兄”,我们一同经历过很多事情,他有很大的造诣,“师弟”是五福俱全啊。
提起工作,穆立新一直秉承自己满意,一切大吉。就是这样的心态,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他也有一套。
穆立新:孩子的自然生长很重要,他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方向是他天生的感觉,相对特长学习班,情商更重要,教好孩子如何待人接物,什么是礼貌,如何懂规矩,家长重点要培养的方面,就像刚才聊到的保养问题,还得归到心态上,假如他各方面都很优秀,遇到一件事,钻牛角尖,不是埋没了所有的智慧嘛!所以,情商里重要的一课就是心态!
能打能战,为何迟未见君?
穆立新:从年后,我为什么产量低,是因为有些东西不能接。当物质极大丰富以后国民素养审美的这种提升,在某些方面偏离了我当初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英雄和娘炮让我睡不着觉。
穆立新:从进影视圈的第一步开始,你见到什么,做了什么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方向。整个影视业,从导演中心制到制片人中心制,从艺术到商品的变革,以及现在大家的审美,这里面只有你走一圈,才知道到底别人要什么,你要什么。所以,这里我不谈艺术理论,但我想说的是艺术里重要的是感知,你要听经济学专家讲完,你在商场上一定是败得南北不分,那真正实操的人,你说什么是理论?
穆立新:不是俊俏才属于男人的最美,骨子里要有血气,再配上一个端正的面孔,那个气质气场出来,才是一个男人的形象。现在一些女孩儿的审美呢?我不是抨击人家,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不是坏事儿,咱就说什么是真正的男性,什么是真正的女性,温良,聪慧,知书达礼,现在都往中性走,谈谈个人观点吧,你是不是也这么想?
艺术就要平心静气
穆立新:我就想平心静气地做艺术,太狗血的东西,对自己的内心感知会有亏损。很少人愿意听真话,什么火爆,什么有点,谁又骂了谁,都爱看这个,演员很被动。前两天我们也在聊这个,赵传那句“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哪一个重要?”有一个高人回答“一人之时尊严重要,一家之时压力重要。”
我也年轻过,有过那种“穆”中无人,其实傲慢是根据自己本事来的,谁还没在年轻时翻过两回白眼啊!(笑)我一路走过来看过来学过来,就沉稳了下来,所以我为什么讲艺术创作是要心平气和,你看歌唱家,越高的腔调儿,反而一带而过,有时候生活里的举重若轻,往往撑得起来大家的架子,看饭局就知道,那些咋咋呼呼谈项目的反而不是什么大事儿,大能力者着谦虚,杀伤力是肃然起敬。
为了英雄气概,重回江湖
因为看不惯“怪关系”,受不了虚伪地“要活”,穆立新很多戏不接,他说,要干就自己努力做戏,不再被动。
穆立新:带着《冲出亚马逊Ⅱ》还能记起我胸膛的热血,为了这满腔豪情,我准备了五年。
故事讲述“胡小龙”和“王晖”转业后在非洲护猎的事儿,关键词:中国影响力、地球共同体、兄弟情、物质与良知的争斗。
穆立新:当时想到这个题材,越想越觉得这个点非常好,也是给自己的演艺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不是说以后就不做了,大项目可遇不可求,几个亿的投资,按京剧行话讲收底要收得漂亮!这也是我给师傅的一份感恩。请大家准备好纸巾迎接我们的英雄情怀——《别把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好事多磨,慢是一种哲学
穆立新:前后找了几十位编剧聊,各种金主谈,这里面真是发生好多有趣的事,有那么一段时间都找我来投,这个有钱,那个比他还有钱,应了那句只要牵扯投资的都有风险。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藏而不露的皆能者,这个过程,交了不少真心的朋友,支持我们去做这部片子,英雄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相信一定不负众望!在中国特色里,有一个词是专门用在中国男人身上的,就叫隐忍,一路走来,慢真的是成功的基础。无论是孩子学走路,还是学车练车,越慢越一帆风顺。我们要的就是接地气,不忘初心。
穆立新能文能武,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从发行还是定位都能先把自己说服,他有他“穆”中无人的“倔”,也有谦卑的“学”。
穆立新:作品上之前从营销层面来讲,要有预热期呀,轰炸期呀,我也是这几年学的,原来也不懂。我尽量在没有作品的时候不在荧屏上晃,我是端这碗饭的,明天你看到我开饭店了,那就不是最初的穆立新了,跟观众见面还得是随着作品走。
在谈到这部卧薪尝胆之作何时面世,穆立新的心态透露了这部片子的分量。
穆立新:最好的情况是明年10月,如果10月不上,就还要沉淀,一直到后年的春节档,可能还会晚,回回头,不过五年。
看着角落处的行李箱,两天后,他将飞往菲律宾。此时,穆立新看了看表,阿姨该去接孩子了,但是大姐有些发烧。
穆立新:您在家休息吧,正好我多陪会儿子。
从校门口见到儿子,蹲下抱起,给予爱和温暖;到路上让孩子自己提书包,到饭点不许买零食,教会孩子独立和专一;再到过马路礼让老人,细微播撒善良的种子……
我想,穆立新还是当年那个“胡小龙”。
他说,我特别喜欢张雨生的《我是秋天的树》。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
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我们期待《冲出亚马逊Ⅱ》,期待英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