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位著名填词人,细看其作品,才知道至今无
TUhjnbcbe - 2025/1/19 18:33:00

黄霑,香港著名音乐人。或许,听到这个名字你会暂时想不起来他是谁,但当一一列举出关于黄霑的作品方才感觉熟悉。细品黄霑歌词,才知道能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经典。初次接触,就能感受到他的词曲的古典意味气息就很浓。

一接触黄霑的词,加上优秀作曲家们的谱曲,二者的相互结合使得黄霑作词的音乐作品很快就受到电影制作人的青睐,以他的歌曲作为电影配乐的电影不在少数。

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是《倩女幽魂》中的主题曲、《英雄本色》中的《当年情》、《黄飞鸿》中的《男儿当自强》等等。歌词中的词境很完美地渲染出电影所要表达的那种环境氛围与情感宣泄。

当然,黄霑本人也是一个全能的音乐人,集作曲、作词、演唱、主持技能于一身。笔者不得不为之拥有的才华所叹服。

从黄霑的音乐作品中不难体现出他的歌词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但其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又为其注入了现代的新鲜的血液。正好符合了七八十年代观众对音乐的审美取向,这为黄霑音乐作品的日后走红奠定了基础。

这里就黄霑一首家喻户晓的词曲与大家分享一下笔者的想法:

黄霑词作往往能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气,这种气势往往会令听众联想到宋元时期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海滩》词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源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百/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度够

两作品比较起来,不难看出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对豪放洒脱风格的喜爱

意象借用相同--“浪”的借用。

想到“浪”似乎会给人一种澎湃激昂的气势。苏轼借用“浪”表示时间一去不复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出历史之中的风流人物之多、成就之大。黄霑用“浪”表示人世间的世事无常,犹如“万里涛涛江水”永远在运动,不断地在变化。

二、对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夸张手法的运用。《上海滩》词中多用数词“千”、“百”突出弯、滩次数之多,使得听众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多重环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是苏轼写出浪水的凶猛。

三、情感表达透露着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壮志难酬,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像伯乐一样发现他的政治才能。一生穷愁潦倒却还是满怀希望,表达了阔达的心境和自信的人生态度。而黄霑借用疑问句的形式抛出问题,无论多少爱恨喜愁、欢笑悲忧、成功失败,在最后依然表达了“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度够”的豁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黄霑词作至今仍然被广为流传。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著名填词人,细看其作品,才知道至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