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历史上,你是否只知道第一台载货汽车是解放牌?年始,全国便掀起了“汽车热”,济南汽车配件厂不甘于只生产汽车底盘配件,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造车梦。年,配件厂试制出黄河牌JN型吉普车,造出了山东省第一辆汽车,随着8月份红旗牌卡车的诞生,工厂更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
●黄河下线拉开重型汽车序幕
这是我参观中国重汽博物馆所了解的一段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年4月15日,在济汽人持之以恒的奋战下,第一辆黄河牌JN型8吨载货汽车试制成功,拉开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当时的黄河牌JN型载货汽车为4X2驱动形式,轴距为mm,装载了一台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
之后又生产出了JN试制车型、JN试制车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基本建设需要,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研发生产了JN型10吨载重汽车。
该车型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和新工艺,如液压助力方向盘、可翻转驾驶室、断气刹车、卧铺驾驶室等,采用的都是当时国内卡车行业里的领先技术。
●重型越野汽车黄河JN
军事爱好者可能还记得黄河JN,这是一辆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采用自主技术,研制开发了专用驾驶室、Z形纵梁梯形车架、扭杆弹簧双摆臂独立悬架、带防滑差速器的驱动桥。
黄河JN重型越野车于年定型,之后正式生产。在诞生后的30年中一直用作我国中远程战略武器的载体。黄河JN及其改进型是我国第一代、第二代军车中,唯一具有高机动性能的越野车,为我国多轴越野车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黄河JN驱动形式为8X8,发动机功率马力。驱动桥使用了贯通式两级减速加轮边减速技术,JN常啮合齿轮式5挡机械变速器。
●引进斯太尔成为重卡行业里程碑
年3月29日,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并于年12月30日更名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
年,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弥补了当时中国重卡行业的空缺,并取得巨大成功。期间,中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卡车中每10辆就有8辆采用了斯太尔卡车技术,斯太尔卡车在中国甚至成了重型卡车的代名词。
斯太尔系列车型是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全套引进的整车及管件总成技术,进行国产化生产,包括总质量16-40吨的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以及配套的ZF转向器和富勒变速箱等。年第一辆斯太尔汽车下线,成为中国重卡行业的里程碑。
●学以致用斯太尔王成功问世
年底,中国重汽在斯太尔基础上,成功开发出斯太尔王重卡。年一上市,便以美观的外形和可靠的性能,以及电子化的应用赢得市场认可,当年销量突破两万辆。
沿袭几十年的斯太尔产品终于实现了突破。由此,中国重汽确立了坚持技术领先、自主创新,培育民族重卡品牌的战略目标。
斯太尔王系列车型以成熟斯太尔重型汽车为基础,吸收欧洲当代重型汽车最新技术而成。电气控制系统开国内卡车之先河,采用数控总线结构。仪表大方,可视性好,性能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