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最为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为何落得如此凄凉
TUhjnbcbe - 2025/2/8 17:48:00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wzqsyl.com/m/

荣荣

编辑:钟毓

作为封建君主统治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但只可惜作为短命的王朝,秦朝的所有硕果都被它的替代者汉朝一举拿下,因此,汉高祖刘邦成了历史上又一伟大的开国君主,甚至成为“大器晚成”的传说和典范。刘邦整个人生经历成了很多政治家的楷模,比如历史上的另外一个伟大的君主,就是以刘邦为偶像,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大业,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是,刘邦真的这么厉害和伟大吗?对于刘邦能够在群雄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当然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本事,比如他的情商,和用人之道,但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刘邦手下那些为他开疆扩土的勇猛战将们,而毫无质疑,“一代兵仙”韩信是功劳做大的那个。

韩信并不是天生的将才,也曾经历过人生的低谷,连吃饭都要靠人救济,但是韩信的野心和抱负没有让他成为平庸之辈,在决定要在乱世中寻找一席之地后,韩信先是投靠了实力强大的项羽,但是项羽的孤高自傲并没有把韩信当做人才,而是认为韩信只是一个想要混口饭吃的平庸之辈,所以只给了他一个守卫的职位。得不到重用,韩信气急败坏之下,只身离开了项羽帐下,在萧何的引荐之下,加入了刘邦的队伍。韩信在刘邦帐下确实得到了一展宏图的机会,但也慢慢地走入了人生的深渊。

刘邦能够在“楚汉争雄”中获胜,并且创立自己的王朝,韩信给了他非常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说李世民为李渊打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那么韩信也同样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是,从历史发展上来看,韩信的结局比较悲惨,最后死在了刘邦的皇后吕雉的手中,还被灭了三族。那么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却遭遇惨淡收场,除了吕雉的心狠手辣之外,还要哪些其他原因呢?

韩信虽然在军事、兵法上堪称顶级,但是在君臣之道和为人处世上却欠缺智慧。韩信之所以引发刘邦和吕雉的杀心,无疑是他功高盖主的政治功绩,虽然历史上凡是功高盖主的功臣名将大多以惨淡结局收场,但是也有明哲保身的,比如唐朝的郭子仪,享尽一生荣耀,最终还能坦坦荡荡风风光光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这就是人生的智慧。而韩信在这一点上却欠缺像郭子仪一样的智慧,他不知道如果掩盖自己的政治光辉,他不不知道如何洞察为君者的思想动向,却仍然以开国功臣洋洋自得,甚至没有丝毫的防范心理,最终,被吕雉和萧何设计害死于长乐宫钟室。

韩信的政治野心将他从一个忍受胯下之辱的无名之辈,变成开国名将,这是他所具备的政治野心给予他的驱动力,但是随着功劳的不断加大,韩信的政治野心也在不断的扩张,比如说在汉朝开国后,韩信一直追着刘邦,给自己封王的事情,虽然最终,刘邦让韩信如愿以偿,但是却从此对韩信心存忌惮,这也为之后刘邦痛下杀机埋下了伏笔。想想看,当初刘邦就是从汉王一路之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的,而如今韩信也要封王,这换做哪个皇帝,心里都会犯嘀咕,不由得心存猜忌的。

再者,韩信低估了吕后的手段,韩信身处高位,一定也试想过各种不好的结局,但是却没有想到最后会落到吕后手中,否则,曾带过千军万马,征战无数沙场的韩信,不可能就这么容易被吕后控制,最后还在吕后手里结束了生命。因此韩信的政治野心并没有得到充足智慧的保护。

韩信的死,无疑给刘邦和吕雉以“不仁不义”和“狠毒”的标签,也有不少的人为像韩信这样的开国大将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感到惋惜。但就“臣子”这个身份来说,韩信确实也存在一些失误和行为表现的不足,正是这些失误和不足的表现,导致韩信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历史上像韩信这样功高盖主的人不少,像刘邦这般疑心的君主也不是一两个,但是如果深谙君臣之道,控制自己的野心,不一定会走向末路。明朝的开国将领汤和,为朱元璋戎马一生,虽然没有达到功高盖主的地步,但是却能在最佳时机抽身于政治中心,安度晚年。而清朝末年的曾国藩亦是如此,在其政治成就最光辉的时刻,在曾家军最荣耀的时刻,为了消除清政府的忌惮,曾国藩毅然决定解散曾家军,转身投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而韩信正是缺少了像汤和、曾国藩这样的政治觉悟,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END—

参考内容:

《中国通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为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为何落得如此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