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百里漓江之山水长卷
TUhjnbcbe - 2025/2/28 18:31:00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在桂林呆了2天都是阴天,当我们第三天一早准备出发乘坐游船去阳朔时,天气终于放晴了,老天爷真是开恩,让我们能带着晴朗愉快地心情去感受漓江山水的魅力。有蓝天作背景,拍出的片片也会更加鲜艳多彩、引人入胜。从桂林乘车到竹江码头,然后乘游船沿漓江而下到阳朔,应该是大部分来桂林旅游的游客不会错过的行程。百里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山水长卷。虽然冬季是漓江的枯水季节,两岸会裸露出很多滩石地,可能略微影响一点画面拍摄的效果,但好在还可以全程通船,让我们不会错过每一个景致。

这是网上的一幅漓江旅游黄金水道示意图,在这百里画廊中,景致犹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其中杨堤到兴坪这一段,又称为漓江的精华部分,成为徒步一族的首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徒步一次,细细地饱览漓江的美丽。

从竹江码头向南行不久,进入黄牛峡景区,这一带江面开阔,莲花状峰丛绵亘数里,气势磅礴,以险奇胜。

船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人称“望夫石”。

向船的前方眺望,可以看见东岸的草坪乡了,在逆光幻影中,帽子状的冠岩和远处的层层奇峰好似水墨淡彩一般。在漓江的整个游程中,这里算得是观景高潮的“序幕”。

草坪乡对岸的“帷幕山”。

西岸一山,似古时紫金冠,山脚有岩洞,为地下河出口,一脉清流注入漓江。明蔡文《冠岩》诗道:“洞府深深映水开,幽花怪石白云堆。中有一脉清流出,不识源头何处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冠岩风景区。

过了冠岩,此山石色彩多样,红、黄、赭、绿交错,色彩斑斓,如织似绣,名“绣山”。

绣山的对岸,人称“半边奇渡”,是因为这里西岸一段峭壁如削,无法筑路,人们在岸边摆渡往来,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这里是半边渡的起点。

“半边渡”的岸边,枝繁叶茂的树丛,有绿有黄有红,好一派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

经过了峭壁,来到了半边渡的另一端—桃源村。半边渡的对岸有一村庄名为浪洲村,现在渡船除摆渡半边外,还往返于江岸两边的三个码头,半边渡实际上是“三边渡”,故当地人戏称为“一渡两边三靠岸”。

船过桃源村就来到了“锣鼓鸳鸯滩”,滩头滩尾水比较浅,江水从滩头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其实更大的响声,来自船底与河滩上的石头摩擦撞击的隆隆声,让人禁不住担心船底是不是会被磨穿。

过了鸳鸯滩。就到了杨堤。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群峰环抱,一水穿流,田园似锦,江山如画。村后一山两峰,形似倒挂的羊蹄,当地人谐其音,地名就称为杨堤。

这里是杨堤码头,有些行程较紧的游人会从这里坐船到兴坪,只看漓江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枯水严重时,前面的鸳鸯滩将不能行船,游人也不得不从这里登船。

杨堤码头的对岸有一山雄峙,如出水的海豹般,人称“海豹山”。山下有一个小石洞,名为“出米洞”。这座山出因此叫也称做“出米山”。此山旁有座小山,山顶有一大一小两块岩石,细揣摩,好象人有推磨,俗称“石人推磨”。

杨堤过来,便有一处巨大的山崖扑入眼帘,注目凝视,山崖下那块大石壁上竟现出奇特的斑纹,它轮廓分明、色彩斑斓,酷似一支神来之笔绘就一条溯流而上的大鲤鱼挂于崖前,这便是那神奇的“鲤鱼挂壁”景观。

在船的左前方有许多山峰,中间一个尖峰,形似观音菩萨,名观音峰;在观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对观音低头朝拜,这就是著名的“童子拜观音”。

船离“鲤鱼挂壁”,穿峡而下,在东岸林荫掩隐之中,乍见青砖黑瓦的农舍伴江而立。村前江水之中,一片礁石,兀突交错,突现在碧波绿水之上,好象簇簇浪花。人们把这片礁石称为“浪石”,把浪石岸边的这个村子叫做“浪石村”。

浪石村的对岸,临水处有一小尖峰,均匀直立,极像大毛笔,名“神笔峰”。

漓江到此,已入神奇妙境。两岸奇峰夹岸,水曲天窄。右岸的大黄山、文笔峰、笔架山、狮子山高低错落,从北向南,叠生韵次;

左岸的观音山、飞凤山、白兔山、金鸡岭挺拔高耸,傍水拥江,比肩而立,顶抚青天,各呈姿态。

正面的“老人守苹果”更是栩栩如生。坐在游船之上,置身山环水绕之中,舒目观光,只见山山侧列,峰峰相连,两岸群峰形成了两道夹江舒展的天然翠屏。

浪石村的“漓江精华徒步游”和竹筏漂流项目已成为桂林旅游的品牌项目,举办过多次徒步游大赛。通常徒步者要在此渡江从东岸到西岸,游船过这里,可以看到两岸的小路上有众多的旅游健步而行,让我也不由得感觉脚痒。

前方“鸡笼山”依稀可辨,那是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圆,像是南方的竹编鸡笼。

回头看“老人守苹果”,这里又到了一个村子—全家洲。

回头看鸡笼山,山上似乎还开着门,好让小鸡进出。

船过鸡笼山,回头就看到了“八仙过江”,那是岸上的八个山头,惟妙惟肖。

船再过浅滩来到下龙村,据说下龙村日出、渔火,拍摄出来非常美,那要赶个大清早来此。山峰的景致人称“乌龟爬山”、“鱼尾峰”等。

迎面是著名的“九马画山”,民谣说:“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导游也不忘了介绍周总理和陈毅老总的关于九马画山的对白故事。只可惜现在是背光,影响了影像的清晰。

船过九马画山,又到了一个村子—冷水村。徒步驴友又要在此渡江从西岸回到东岸。

船到黄布滩,这里是有名的景致“黄布倒影”。因为这里江面开阔,水平如镜,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胜收。只是前面的游船,激起的浪花,打破了水中的倒影。

徒步者从黄布滩这里上岸,前往兴坪。

黄布滩对岸的山坳里,有一个一丈多高的石头,好象古代宫廷中的侍女,头戴太阳帽,身穿长裙,手上抱着一个娃娃,取名叫“宫娥抱太子”。

左岸山头上,有块岩石似只乌龟,当游船前行时,这龟徐徐上移,仿佛向顶上爬,名“乌龟爬山”。

船过黄布滩,回头就是“20元人民币图案风景”,此处的风光被搬上了中国的货币,年版的人民币20元卷背面的漓江风光图案。只是因为是枯水期,大面积的黄石滩露了出来。

船徐徐拐弯,来到兴坪镇,这是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对面的景致称为“朝板山”,这是一座与江面垂直的孤峰,因受江水冲刷,溶蚀成1米深的凹槽,像古代朝臣手持的“朝笏”,故称朝笏山,俗名朝板山。

兴坪依山面水,奇峰环绕,兴坪河在此汇流漓江,景色荟萃,古有“阳朔山水在兴坪”之说,是漓江风景的佳绝处,杨堤到兴坪的“漓江精华游”就在结束此登岸。

漓江流经兴坪,拐了个度的河湾,名曰“镰刀湾”,这里奇峰林立,江水迂回,茂树葱茏,碧潭绿洲,幽岩古洞,田园村舍,处处是美丽的景色。

船拐了回来,回首看山上两峰,一峰肥大,一峰瘦小,传说肥大的是和尚,瘦小的是尼姑,两人在对面吵架,称为尼姑和尚斗嘴,也有人说他们俩有时也窃窃私语,互诉衷肠,因此也把此景叫为“僧尼相会”。

此景为“骆驼过江”,也称“五指山”。

此景为螺蛳山和美女照镜。

螺蛳山高余米,有层次的山石从山脚底螺旋而上,直到山顶。无论从什么地方看,都像一只正在觅食的大海螺。

过螺蛳山,前面有座大山,象条鲤鱼,有头有尾,白白的鱼肚子,背上长着鱼鳍,名鲤鱼山。鱼鳍又象骑在鱼背上的狮子狗,称为“狮子骑鲤鱼”。

在鲤鱼山的对岸,就是有名的兴坪渔村,这是一个古村落,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经过训练的鸬鹚是他们捕鱼的得力助手。美国总统克林顿年访问桂林时,曾在此驻足,并到村中农家做客。这里竹木葱郁,村后峰峦起伏重叠。

船过渔村,景致归于平淡,主要是以田原丘陵为主。大约1个小时后,看到这最后一景“龙头山”,意味着马上就要到阳朔码头了。全程拍摄记录了漓江百里山水长卷的美景,还略有遗憾,就是船开得快了点,很多景色还没有仔细欣赏就过去了,而且也不可以上岸去拜访那些古村落。没关系,美景永远在那里,为以后徒步游览漓江找到了理由。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里漓江之山水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