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0时26分,一通紧急集合的钉钉电话打破了午夜的宁静,浙江省江山市公安局闻令而动,迅速启动战时应急机制,快速激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社区封控、防控卡点“四张网”。
一个多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记忆犹新。
警钟再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场硬仗,只能再战再胜。
流调初筛结果显示,初筛阳性感染者出现在江山市石门镇。属地江郎山派出所所长姜华富赶赴石门镇综合指挥室,参与应急会商处置。所里30名警力火速集结,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去,各业务大队、派出所支援警力也迅速到位。
分秒必争、清仓见底的“江山公安速度”
4月26日凌晨,江山市公安局流调溯源专班办公室灯火通明。
凌晨1时许,近人分别投入流调溯源、区域协查专班战疫。一双双熬红的双眼,不绝于耳的键盘声、电话问询声,见证了流调人员的通宵达旦与争分夺秒。
此次1号和3号病例的活动轨迹复杂,涉及多个乡镇和百余个场所,点多面广,特别是3号病例接触过多个不特定人群,难度比“3·15”疫情要大得多。
当务之急是快速摸排密接及次密接人员,判清疫情链条走向,必须穷尽一切手段,确保清仓见底!
“在平时状态,每一条密接人员的核查指令,我们都当作实战练兵的机会,10个最小作战单位互为AB岗,常态化值班值守、实体化24小时运行,为的就是发生本土疫情时能拉得出、打得赢!”江山市公安局流调溯源专班负责人姜智峰说道。
得益于处置“3·15”疫情的经验,三次复盘会、一次大比武,使得江山市公安局流调溯源、区域协查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大幅提升。
3天,实现社会面清零!
握指成拳、共克时艰的“江山公安力度”
疫情防控网织得密不密、牢不牢,每一个基层网格都是“主角”。
“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请各单位报送前往衢州市以外地区出差情况、警情处置情况、社会面管控情况……”在江山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报送钉钉群里,这条通知每天都会按时出现。
一户一户过、一人一人清,从数据核查严格落实24小时“清零”,再到“千警联村梳网清格”不留死角“兜底翻”,各基层派出所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群防群治力量,通过上门入户、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开展“地毯式”摸排,把基础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全面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针对此次疫情,我们社区封控专班安排警车机动巡逻组,结合无人机对管控区进行非接触式巡逻防控”,形成了‘空中+地面’多时空巡逻模式,‘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一旦发现人员聚集、外出或其他违反管控要求情况及时采取喊话提醒劝导等措施,严防人员聚集,让整个管控区‘静下来’。”社区封控专班成员徐步云介绍说。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封控力量人次,出动无人机6架次,通过无人机巡控及时发现劝返群众10余人。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江山公安温度”
4月26日晚,在接到卫健部门及乡镇反映的界牌村个别密接人员不配合隔离要求协助的信息后,江郎山所民警姜怡凡带队配备好防护装备后,即上门进行劝导。
原来,该对象因担心自己被隔离后,家里的家禽无人看管。姜怡凡随即与村干部协调后,由隔壁邻居帮助其照顾家禽,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隔离对象对防疫工作表示支持理解,并配合隔离。
疫情期间,民警化身“快递员”、为群众取回“救命药”、护送伤者紧急就医、及时救助困难群众……江山市公安局为老人、儿童、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流程,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通过严格落实点对点转运的方式,保障好疫情期间群众正常就医需求。截至目前,已有序安排管控区、防范区10名血透患者入院接受血透治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