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起洛阳》大结局爆了冷门。
武攸决是归藏凤。
这是令很多观众没有猜到的。
尽管武攸决之前干了不少阻挠办案的事儿,但观众心中的大反派,不是一个整天咔咔咳嗽、嗷嗷喊的人。
另外春秋道也没有理由去推一个病秧子。
武攸决这个身体,能不能挺到大业将成是个问题。
就是挺到了也可能没几年皇帝命,甚至还有可能成功之日一高兴就去了。
而且武攸决好像也没有子嗣。
家中只有一个对圣人忠心不二的妹妹,一旦他谋反妹妹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这种情况下他自己挣不挣是一回事儿,春秋道不会选他就是了。
所以在武攸决把自己推上归藏凤以外,春秋道还有一个自己的归藏凤,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真正的归藏凤是谁。
前因
淳禧元年,前太子愚在长安兴修了春秋学宫。
之后太子愚因谋反被处死。
春秋道潜伏下来继续活动。
春秋道头目逍遥子说:妖后当道,牝鸡司晨。
所以春秋道应该是一个反对武氏掌权,想恢复李氏江山的组织。
归藏凤不可能姓武。
这么现实?
那武攸决到是怎么成为归藏凤的呢?
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
他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吴亦凡都美竹。
两人大战正酣,一个骗子突然横空出世,插这么一杠子。
武攸决就也是这一杠子,不过情况更加复杂。
正经剧情来了!
武攸决自己不是春秋道,但他引导百里宽仁进入春秋道,然后两人里应外合。
5年前,宋凉解救太子,抓捕春秋道头目逍遥子。立下大功,因此升为兵部尚书,手握兵权。
其实宋凉也是一个春秋道,他因不满女子掌权而加入。
武攸决用此计铲除了逍遥子,兵权也归了春秋道。
5年后,春秋道暗杀工部尚书百里延,被高秉烛和百里弘毅追查,于是推出柳襄自杀认罪。
河东柳氏是前朝勋贵,但到了圣人这里已经开始衰败。
家主柳适离家多年,意在向圣人示弱。
柳襄想恢复柳氏辉煌,于是加入春秋道复辟李氏。
宋凉和柳襄都以为自己是为了李氏江山而赴死,其实这两个人都被武攸决推出去背锅了。
因为如果他俩知道最后是一个姓武的登基,必然不答应。
宋凉被捕后,兵部尚书空缺,晋王向圣人推举武攸决担任兵部尚书。
武攸决在朝堂上是晋王派系。晋王以为让他拿到兵权,能为自己篡位增加力量,其实也是被武攸决利用了。
武攸决就是在春秋道、晋王、内卫三家反复横跳。先利用再害死,一步一步把自己推成归藏凤。
无忧决一边把春秋道内不拥护他的人都谋害了。一边利用春秋道制造混乱在朝堂上立功。
至此,逍遥子被捕,掌秋使被百里宽仁杀了,宋凉、柳襄被推出去顶罪,春秋道的上层建筑被架空。
中下层成员都成了他的工具人。
百里宽仁掌管春秋道,武攸决取代李氏子孙成为归藏凤。
真是没想到啊,这还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悬疑剧。
武攸决的手法和吴亦凡都美竹事件中那个骗子非常像,两头忽悠。
春秋道真的归藏凤是谁呢?
从时间上来说,春秋道由来已久,最少也有30年。
这期间归藏凤可能已经换过几次,前太子愚应该是第一任归藏凤。
春秋道是一直在养精蓄锐,到处安插自己人,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成动手。
待到时机快要成熟时,在李氏子孙里选出一个成为归藏凤。
所以归藏凤可以先不确定是哪一个人,主要看什么时候能推翻圣人也就是大业。
剧中李氏只出场了一个太子一个东川王,归藏凤可能是东川王也可能不是。
性格养成
剧中关于百里弘毅是怎么样的不同人情世故,有很多讨论。
结尾百里宽仁回家看看,回忆起两人小时候的事给了一些线索。
百里宽仁比百里弘毅大10岁,武攸决说百里宽仁10年前走了。
已知现在百里弘毅22岁,所以百里宽仁走时22岁,百里弘毅12岁。
百里宽仁说从前两人一同读书。
假设这时百里宽仁读的是大四,那百里弘毅就等于12岁读大四。
那么百里宽仁口中的‘你我同吃同睡同游’,就成了兄长照顾他生活,去哪都带着他。
兄长和同学高谈阔论,他在台阶上蹲着玩玩具。
百里弘毅的情况和现在很多天才相似,因为天生聪慧过人,从小进便入成年人的世界。失去了和同龄人一起感知世界的机会。
不是人不正常,而是缺失了正常的成长环境。
等到百里弘毅长大成人,他已经成了大家眼中膜拜的对象,再也没有儿童时期肆意观察世界的机会。
所以心智还是如稚子一样。
这个情况和现在的很多天才是一样的,专业强但是脱离社会。
接连意外
如果没有意外,百里弘毅大概一辈子就这样了。
但是家中接连的打击让他不停地思考关于人性和人际的问题,最后飞速成长,结尾已与常人无异。
这个过程很痛苦,也是百里延生前没有想到的。
最后,高秉烛听说他要走,一瞬间表情变幻被他看懂了。
他特意跟高秉烛说:也许过段时间我就回来了。
百里弘毅去牢里看百里宽仁。
百里宽仁说:你不该来啊
百里弘毅说:这有什么该不该的。
言下之意,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也许他根本不是去问什么造反原因,只是想让兄长知道,他还认这个兄长。
只是时过境迁,有些话已经说不出口了。
现在百里弘毅对于人情世故的认识,已经看不出和大多数人的区别,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