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邓康延携新书《歌词独白》现身深圳诚品生活,与读者一起视听他的影视歌曲和创作心路。《歌词独白》是他新出版的一本诗集,但有三分之一是他近年为各大影视作品和纪录片创作的主题歌和插曲。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邓老师分享了他的歌曲《来了就是深圳人》,《云在青山书在手》,《不锈》,《布衣中国》,《万里长河收一卷》,《盗火者》,《暗夜一束光》等十多首歌曲,并结合每一部影视作品详细阐述了歌曲的创作意境和主题意义以及自己的创作心路,赋予每一首歌的深邃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
风抚远途,紫色梦幻,在历史的长廊高歌,一个淳朴坚定的西北汉子,带着黄土高坡的厚实与凝重,从远处走来,走到我们面前。突然想起电视剧《大秦帝国》歌曲中的两句:“悬崖勒马的是将,悬崖不勒马的是王”,唱出了英雄或枭雄的荡气回肠,有一种赤子的襟怀和豪气。而他,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
邓康延,祖籍昆明,生长于西安,小学中学就读于西安,后下乡插队。年考入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年开始在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译文。其中多篇获奖。年南下深圳,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出版有各类著作及电视作品。代表作曾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现为深圳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纪录片制作。
邓康延被广东媒体称之为岭南才子,他是个多栖的写作者,散文、诗歌、杂文、纪实、小品文、影视歌词等等都颇有建树,还翻译了《妈妈与房客》、《第六枚戒指》等海外美文,尤其是他的散文,曾在年创下《读者》转载之最。个人著作:诗集《远方不远》、《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一杯江河》等,任主编编著:《最是难忘》、《一滴水的海》、《高处相逢》、《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等。参与电视作品有电视散文《太白音画》;电视剧《日出》、《空房子》,纪录片《寻找少校》、《深圳民间记忆》等。是深圳著名纪录片制作人。
谈歌词感想的时候,他不免也谈拍纪录片的感受:"当你在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我现在不拍不写,很多人和事会被岁月湮没,拍纪录片是想留下一些东西,无论历史的还是社会现象,以及即时发生的事件,这些从艺术上都具有价值,但不一定会很时尚,很有市场。有个作家说,人不敢正视自己,对家国与时代,也有这个问题。所以他一直在坚持。提问讨论环节,邓康延老师也跟我们探讨影视歌曲写作的技巧。他说:我手写我心,一定要从自身出发,打开思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要写出真情实感。
他以《大秦帝国》为例讲述他的创作体会:这个剧剧中不只有君王的争斗,也展现秦人的骁勇善战、日常生活、爱情风云。秦地出粮出兵也出文化,八百里秦川一展平地的秦腔唱得四海皆闻。邓康延之前也受邀创作过唐朝、汉朝的影视剧歌词,可这一次几乎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那时,他在北京,故乡和第二故乡深圳路迢迢。邓康延清楚记得随着那些歌词落笔纸上化墨为字的夜晚。是年3月份。北京很冷,他一人孤独,专门喝了一瓶二锅头,一挥而就。当时心里翻卷着当年下乡陕西三原时写过的一句《秦腔》诗:以无遮无掩的八百里秦川,送一声吼,荡气回肠.这句收录在他早年诗集《远方不远》的一句诗冲开了他对故土乡情的问候。
与气势磅礴的片头曲有着不一样韵致的是片中插曲《绝对芳华》柔婉的曲调里有让人不胜唏嘘的惆怅。一只孤雁云天路,万千寂寥写长天,是谁一曲灞陵柳?如梦如幻花满天,风华绝代总是乱世生,江山不负美,美人如江山。歌词将这部厚重冷峻的历史剧涂抹上一丝柔曼。他的心血之作早已经被搬上荧幕。他希望他的创作,在这部历史剧中对故乡有一声深情的问候.
附:《大秦帝国》片头片尾曲歌词
悬崖不勒马的是王(片头曲)
词/邓康延
慨然一声叹
四海本无疆
洗尘有江湖
振衣上山岗
端起关中一碗面
搅拌天下作粮仓
男儿千秋业
红颜四季妆
铁骑狼烟起
伊人西北望
秦时明月照秦人
秦人何处明月光
秋风吹渭水
咸阳落叶黄
晨钟阿房宫
骊山坠斜阳
悬崖勒马的是将
悬崖不勒马的是王
纵也纵,横也横
兴也兴,亡也亡
一声长叹两千年
秦人至今唱秦腔
是谁垂钓渭水上(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