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一生中和三个男人发生过感情纠葛。
黄歇、秦王和义渠君。
那么,这三个男人,芈月究竟最爱哪个呢?
我个人认为是秦王。
记得芈月在宗祠祭奠秦王时,她对着秦王的牌位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曾经爱慕于你,依恋于你,视你为父为兄,你对我有桃李之教,开导蒙昧之恩,尽管妇人之情,于你是最看轻的,远远比不过江山社稷,但你却给了我,从未给过其他妇人的信任。”
在遇到秦王以前,芈月心里装得是儿女私情,遇到秦王后,芈月的政治野心和眼界格局都被打开了,她看到了比男女情爱更广阔的家国天下。
芈月视秦王如父如兄,秦王是芈月的依靠,并且这种依靠带有不可撼动的安全感,毕竟没有谁,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对自己无所图报、默默付出。
情侣之间最难能可贵的一种状态,莫过于与对方在一起以后,彼此都比从前更优秀,不管是思想认知还是眼界格局。
与秦王的这段缘分,不仅拔高了芈月的眼界格局,还让芈月自重自信。
在燕国时,芈月与黄歇就曾讨论过秦王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她说:“秦王高识远见,对芈月有知遇之恩,若没有秦王,芈月始终是个见识普通的小女子,跟着秦王,月儿才长大了,未遇见秦王之前,月儿只知看重儿女之情,白水鉴心,清澈如溪,结识秦王之后,才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高岸深谷的情意。”
所以,从秦王那里芈月得到的是高岸深谷的感情和眼界格局的提升。
用现代的话来说,秦王应该就类似于芈月的偶像吧。
她对他有仰慕也有依恋。
并且曾经为了秦王,芈月甚至抛弃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黄歇。
第一次,黄歇千里迢迢、历经磨难来咸阳城,准备带芈月远走高飞。
可是彼时的芈月已经怀上了秦王的孩子,为了孩子以及不辜负秦王的信任,芈月最终拒绝了黄歇安排的私奔计划。
第二次,秦王已死,黄歇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同芈月再续前缘时,谁料秦国遭遇危机,庸芮来请芈月帮助秦国力挽狂澜,芈月回忆起临终之时,秦王对自己的嘱托,再一次弃黄歇而去。
芈月这一辈子,注定与秦王和秦宫脱不了关系。
秦王算得上是芈月真正意义上的男人,而黄歇呢,算是青梅竹马的初恋,只是初恋再美好,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最后呢?
再来说,义渠君,义渠君我觉得是这三个男人中,对芈月付出最多的,甚至最后为了成全芈月还献上了自己的性命。
可是芈月对他,更多的却是利用,利用他帮自己打江山,后来等江山坐稳以后,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说起来,芈月之所以杀义渠君,也是为了守住秦王留下来的江山,完成秦王一统天下的夙愿。
在芈月心里,黄歇和义渠君都比不上秦王。
只有在秦王面前,芈月才是平等的姿态,就像舒婷《致橡树》中描写的一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像这种平等、心灵相惜的爱情,只有秦王能够给芈月。
同时,芈月的政治抱负是秦王点化出来的,只有同秦王在一起,两个人才能目标一致。
而黄歇和义渠君是看不懂她的政治抱负的。
就比如黄歇就死活理解不了芈月攻打自己母国的行为,在他看来这就是无情无义,背弃祖宗的表现,可实质上,如果要实现大一统,就必须舍弃妇人之仁,站在理性的层面上,一切都为政治目标服务。
而义渠君呢,也不理解芈月为何不愿意与他分割秦国。
所以,严格意义上,只有秦王与芈月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价值观不一致的话,相处起来是很累的,这从后期芈月和义渠君的相处就可以看出。
在宗祠祭奠秦王时芈月还说过一句话:“有些人尽管活着的时候,他可能是你的敌人,但有一日他的信奉,却不知不觉地会成为你的信奉,存留在你的心头,在你的血脉里,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芈月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商鞅变法对秦王治理江山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在暗示秦王从前的政治抱负和信念,也慢慢变成了她坚持和奋斗的目标。
事实也是如此,后来当上秦国太后的芈月确实把自己活成了另一个秦王,像秦王一样冷静理智地抛开情感层面思考问题,像秦王一样杀伐果断,高瞻远瞩。
这大概就是夫妻相吧。
所谓的夫妻相便是两个人在一起的久了,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和思维认知等等方面,都会越来越像。
芈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秦江山,为了秦王,她杀义渠君抛弃黄歇,难道这都不算真爱吗?
往期文章
《芈月传》:既然秦王已经帮芈月救了弟弟,她干嘛还要主动侍寝?
《芈月传》:为何后来的芈月提及黄歇只剩“亲情”?
芈月传:为何芈姝没有芈月讨秦王喜欢?竞争优势定位才是差距根源
★作者简介:新晴,90后作者,品经典老剧,看万象人生,愿历尽千帆,归来阳光万里。
分享转发
收藏点赞
是我最大的动力
#芈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