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暴君他是雄才大略还是
TUhjnbcbe - 2025/5/6 16:45: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隋炀帝杨广究竟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暴君?他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昏庸无道?今日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这位在史书上颇有争议的帝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平定南陈,统一天下,结束了华夏自三国以来将近四百年的战乱局面;

他下令开凿了世界第一的南北大运河,功在千秋;

他亲自开拓疆土五万里,畅通了丝绸之路;

他提倡开创科举,建立了影响后世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他建立天朝体系,颁布了“无隔夷夏”的政策,热情接待外国使团,积极对外派出使者,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及华夏文明与外界的交流。但是杨广失败的地方与他的功绩是成正比的,他营造东都洛阳,开凿南北大运河,造龙舟等等,这些工程使他用民过重,造成了全国劳动力严重不足。

他三次亲征高句丽,皆无功而返,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得民不聊生,饥民遍野。

可以说他的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

杨广,本名杨英,小字阿,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在皇帝位14年),大隋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第二个儿子。据史书记载杨广少年时长的非常俊美,特别聪慧,很好学,尤其擅长诗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年,杨广十三岁时便被封为晋王,并且当上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他的父亲杨坚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日后能当大任。便让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他父亲对他的期望很大,后来又让他担任左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官职。

公元年冬天,隋朝派兵五十一万南下进攻富裕而且强盛的陈朝,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高颎和贺若弼以及韩擒虎等名将在他军队里担任要职。说实话当时的人民群众并不看好这场战争,因为人们认为长江天堑,自古以来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且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也并不去抢取。因此杨广博得了南朝人民广泛的赞扬。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公元年,江南各地发生叛乱。隋文帝派杨素前去讨伐。杨素消灭各路造反势力,彻底平定了江南之后,杨广则奉命到江都任扬州总管。

公元年,突厥进犯,杨广率军出兵灵武,但是并没有得到什么收获,于是撤军而回。

因他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在他身边笼络了一批人才,也因为如此而滋生了他要取代兄长杨勇当上太子的野心。

太子杨勇好学,善于写歌词诗赋,性格宽和仁厚,率意任情,但他缺点是生活有点奢侈,如果是搁到一般人家也无可厚非,但偏偏他的父亲隋文帝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他明白人民的疾苦,所以提倡勤俭节约之道。而太子杨勇偏偏撞到了枪口上,隋文帝知道后很不高兴,渐渐的有了换太子的心思。而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年隋文帝把太子杨广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皇太子。

公元年七月,隋文帝得了一场大病。根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隋文帝卧病在仁寿宫时,宣华夫人陈氏和皇太子杨广在身边陪伴。有一天早上,宣华夫人受到了杨广的调戏,她强力反抗,跑回了仁寿宫。隋文帝看出宣华夫人神色怪异,就询问出了什么事,宣华夫人说:“太子对我无礼。”隋文帝大骂:“怎么可以把国家托付给这样一个畜生!”随后,隋文帝命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严传召杨勇。这一消息被杨素得知,密报给了杨广。杨广立刻派人到仁寿宫,赶走了侍婢和夫人。当天,隋文帝就驾崩了,终年64岁。

公元年,杨广继皇帝位,年号“大业”。

即位之初

杨广继位后,假传隋文帝的遗嘱,逼迫废太子杨勇自尽。还有亲弟蜀王杨秀被他诬陷使用巫蛊诅咒隋文帝及幼弟汉王杨谅,被剥夺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其弟汉王杨谅以讨伐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杨广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此后不久,杨广为翦除杨家子弟对帝位的威胁,听从云定兴建议,于公元年3月4日,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又处死了隋朝功臣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东都洛阳

杨广即皇帝位后,享受心思滋生,于是他命人修东都洛阳。但说实话他建东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于东方的统治,使国家的政权更靠近中心。隋文帝出身于关陇贵族,他选的首都自然也是关中的核心——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但是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主要在东部一带,而以西只有10%都不到的人口,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对于加强东部管理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修洛阳城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太过于奢靡,过于的劳民伤财,浪费了人力物力,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凿大运河

修大运河其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都很大,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文化交流、商业往来、科技交流、农业交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交通的便利使得部队调动更为便利和迅速,国家政权对于南北方的控制也更为的稳固,隋以后的朝代都较为稳定,南北方统一,时间也普遍比较长,大运河可谓是功不可没。修运河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杨广太急功近利了,运河修得实在太快了,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么大的工程,他把人民都征来开凿运河,造成了全国劳动力不足,民怨慢慢开始起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征高句丽

公元年,也就是隋炀帝即位的第三年,炀帝同时想让高丽王高元到隋朝朝见,结果高丽王没有答应,于是就借口出兵高丽。在公元年,第一次征讨高丽,大军士兵士气很高很强盛。一路破高句丽四五十座城池,但是后来由于渡过辽河围攻辽东城,久攻不下。由海路进攻的海军,进攻至平壤,一路皆胜,进入城市后由于放松了警惕,被伏兵奇袭,只得撤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丽军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归。据记载三十多万人的队伍,最后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失败。第二年,隋炀帝亲征高丽,这次就在辽东城准备攻破时,后方却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隋炀帝听到消息后大惊,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军事物资、营帐灯物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被迫撤兵。公元年,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水军大败高丽军,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遣使请降,隋炀帝许之,遂班师回朝。杨广三征高句丽大大伤害了隋朝的根本,他父亲隋文帝这一辈儿攒下的家底也被他败的差不多了。sanci直接导致因农民起义爆发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下江南

隋炀帝在位14年间曾三下江南,而且每一次的排场都是空前盛大的。据《隋书》记载,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是在公元年的八月十五,从东都洛阳出发,光乘坐的龙舟就有数万艘,庞大的龙船队伍首尾相连,绵延不绝,竟然长达一百多千米。于当年十月到达扬州,第二年三月从陆路回洛阳。

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南是在公元年,入住在前一年才竣工的江都宫。此时大隋朝国力臻于巅峰,外国人也都见识了中国以丝绸缠树的阔绰。除了高丽以外,各国使臣云集江都,朝拜炀帝。使得隋炀帝感觉自己脸上有光。

公元年,隋炀帝第三次出游江都,令他没想象到的是,这一次确是有去无回了。据史书记载,隋炀帝这次下江南之前,因为之前的庞大船队都在杨玄感之变中被毁掉了。所以他不得不命人从新造船,圣旨一下,在短短十个月时间里,江都的造船厂就打造出数千艘大船巨舰,而且规模比旧船队还要宏伟。船队有了,隋炀帝马上不顾一切地奔向了扬州。尽管当时天下已经纷争四起,手握重器的皇帝理应坐镇京畿,稳定局势,可当时的隋炀帝心中只惦记着游玩,根本没把江山社稷放在心上。这时候的隋炀帝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只顾自己的私心物欲,完全无视国家安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身死江南

公元年四月,李密带领瓦岗军逼围东都洛阳,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

公元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公元年,杨广见天下大乱,因此心灰意冷,无意回北方,于是他就命人在南京修治丹阳宫,准备迁居那里。宇文化及为首的宫内禁军发动兵变,杨广得知消息后仓皇换了内官的衣服,逃入西阁。然后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本想喝毒酒自尽,叛军不许可是反叛军没能如他的愿,将他围困在了寝宫将其缢弑,这一年杨广五十岁。

总结:

有人说隋炀帝的功大于过,因为他的一系列举措都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也有人说他过大于功,他在位期间劳役不息,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害的民不聊生。

他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暴君?他是雄才大略还是昏庸无道?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这就需要看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他的了。各有各的评论,大家觉得呢?

参考文献:

《隋书》卷三帝纪第三

《隋书》卷四帝纪第四

《资治通鉴·隋纪》

百度百科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千古明君还是千古暴君他是雄才大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