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乡镇企业顶大梁
TUhjnbcbe - 2025/5/12 19:46:00

福建三农亮点之三

魏章官

晋江陈埭镇: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

“陈埭乡镇企业是福建的‘一枝花’”。这是年晋江陈埭成为福建首个亿元镇之时,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如此称赞。他希望大家爱花护花乡,让陈埭之花开遍八闽大地。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继田地分户承包后农村改革开放的第二大浪潮,也是我国解放以来涌现的最大的一次商品经济大潮。一大批敢闯爱拼的农民“洗脚离田”,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艰苦奋斗的企业家。

当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头上还扣着“投机倒把”等帽子,有的还曾坐牢被割过“资本主义尾巴”。他们的商品经济观念顽强地冒出来,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框,力排姓“社”姓“资”的非议和责难,以灵活的机制,显示出乡镇企业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项南书记说:“乡镇企业在福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了打头阵、顶大梁的作用。”

事实正是如此。陈埭乡企“一枝花”很快盛开晋江市,使晋江多年来财政年收入都为全省县级之首。全省乡镇企业多次跃上新台阶,总产值不断增长:年突破百亿,达亿元;年超千亿,比上年翻一番,为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年超过五千亿;年过万亿,达亿元,比增9%,占同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5.8%,是“四分天下有其三”。

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亿元,比增11%;增加值亿元,比增8.5%;利润总额亿元,比增12%;上缴税金亿元,比增13%。你看,乡镇企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

乡镇企业不但生产了各类批量商品,适应了我国当时短缺经济的需求,让人们告别票证年代,而且许多产品供应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安排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达万人,为省内外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支企业家队伍。直到现在,山区和沿海之间发达与否的主要差距,仍然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上。

随时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福建省乡镇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当年乡镇企业利用闲人、闲资、闲房“三闲“起家,被人津津乐道;“村村冒烟,处处点火”,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办厂,曾被热情倡导;家庭作坊式规模、家族式体制、家长式管理的“三家制”企业——“船小好掉头”,也成为新闻。

如今,情况大转变。许许多多“老乡”脱“乡”了,即摆脱了小农观念,不再小打小闹,不搞粗放经营。他们突破“三闲”,打破“三就地”,从“满天星”转到“老乡要奔月”;从“星罗棋布”摆项目,到向工业园区和加工小区聚集;由“三家制”发展到规模化、股份制和社会化,成了股份集团企业,有的还嫁接外资,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设厂于福清宏路镇的耀华玻璃厂,就靠品牌闯荡出大市场。

(原载福建省委党刊《海峡通讯》,福建省委农办刊物转载,《福建科技报》连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镇企业顶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