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小二记
一切铺垫已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公元年,武则天革唐命,创立武周王朝。
这一年,她67岁,是前后继位年龄最大的一位皇帝。
也是唯一的女皇。
作为帝国的老大,不得不,也必须面临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挑选继承人。管你秦皇汉武,隋文唐宗,纵然政绩轰然,长生不可能,都将尘归尘土归土,最后都肯定择选太子。以传承家业。
武则天不例外。
武周江山该传给谁?四种选择。
第一,儿子;
第二,小女儿太平公主;
第三,武家子弟;
第四,生一个儿子。
武则天已年迈,作为女人,虽不断招纳男子进宫,如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一类,解寂寞孤独空虚。但是她实在是生不出。而传给自己的女儿更不可能,武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继承人的焦点迅速集中在儿子与侄子之中。站队的站队,演戏的做足功夫演戏。最起码人设得积极,向上。
武则天的态度不明朗,左右摇摆。她考虑的是她的武周江山,虽不像秦始皇有传一世二世传之无穷的熊心,好歹得传下来吧。一边是儿子,一边是侄子。
一边是同姓之人,一边是异姓。
自古以来,未曾将异性做为继承人的皇帝。武则天犹豫,担心,徘徊。
没办法的事,谁让她生不出儿子?
这时狄仁杰勇敢的向武则天进谏,指出她忽略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太庙放置牌位的问题。
这不是小事情,这是大事。
继承人武三思、武承嗣是武则天哥哥的儿子,若是让他两人做太子,并成功为皇帝,武则天的牌位该怎么放置?
名不正,言不顺。
未曾有过姑姑进配享太庙的案例!
若武则天进不了太庙,享受子孙供奉瞻仰,这就尴尬了。
反而立儿子,肯定没问题。
供奉母亲,本是孝。
考验人性的时刻,侄子与儿子相比较,谁更亲近?或,谁更可靠?
太庙排位的问题,不得不慎重。
背后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武则天茅塞顿开,又权衡利弊,终下定决心。她问狄仁杰:“我昨晚梦到一只大鹦鹉,不曾想,它居然双翅皆折。这是为什么?”狄仁杰懂了,答复道:“鹦鹉,武也,双翅,两子也。若起儿子,双翅在,鹦鹉振翅。”
最后,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