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小黄车难免一声长叹,曾经江山无限广,奈何英雄落幕时。其实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了,一个资产过亿,用户突破2亿的ofo怎么说“病危”就真的抗不过去了呢?在媒体上,我们常看到各种精辟的分析。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三类用户心存困扰,渴望得到一个答案。
一类用户很想问问ofo,难道一家资产过亿的公司,就连一二百元都拿不出来退给用户了吗?相信抱着这样想法的用户不在少数,从如今小黄车在退押金方面排队人次数超过万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可小编认为,小黄车擅自挪用用户的押金本身欠考虑,可真正压倒小黄车这家巨无霸的最后一根稻草,恰恰是这些退押金的用户。这并非说用户不对,事实上用户退押金的要求也非常合理。可当所有用户开始为小黄车唱衰,呼朋唤友排队退押金那一刻,滚雪球效应已经注定了小黄车的命运结局。这种局面下,谁还愿意掏出钱为小黄车收拾残局呢?也许对于用户而言损失的只是一二百元,可对于小黄车而言,这个雪球效应让他们欠下的却是万用户十几亿的押金。戴威和他的ofo,又能拿什么来还?
一类用户很想问问ofo,如今大数据这么值钱,更何况你还有2亿用户,怎么就不知道创新盈利模式呢?这类用户或许还不清楚,虽然大数据现在被炒的火热,可实际上对大数据的运用还很粗显。除了淘宝的购物推荐上,其它领域对大数据该如何运用还不明确。如今大数据更像是粗颗粒,如何精细化来创造价值还需要时间探索。总之一句户,现在的大数据,很难转变为有效的商业行为,很难直接变现出利润。虽然ofo掌握2亿用户,但怎么让这两亿用户创造更多附加值这件事情上,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始终都没找到出路。至于创新模式,单车行业本身遵从的就是野蛮生长,由于前期过快的生长烧钱模式,注定了后期单车很难快速的转型和创新。诸上所述,ofo也好,摩拜也罢,才有如今盈利手段单一的尴尬局面。
最后一类用户很想问问摩拜,既然无法起死回生,为何不干脆早早宣布破产、倒闭,直接关门不就得了。如果对于普通企业确实可以这么做,可对于像ofo、摩拜这样的企业来说却很难。一来,万被拖欠押金的这些用户该如何处理,处理不好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二来,一旦ofo彻底倒闭,万ofo小车很可能就变成万路边垃圾。无论会对市容带来的影响,还是对资源浪费,都需要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在这之前,还需要戴威和ofo协助处理。
最后小编想说,ofo固然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若可以的话,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押金,还是出于对所在城市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吧。相信一切终究有过去的那一天,一切也都会淡去、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