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后继无人,于是太后就选择了宗亲家的孩子,也就是溥仪,把他迎进了宫,立为皇帝,由他爹来当摄政王,辅佐朝政。而溥仪既辉煌又悲惨的一生就从这个女人的一个决定开始了。
皇帝要选人过继,肯定是要千挑万选的,那么溥仪是凭借什么才能当上皇帝的呢?
其实立他当皇帝,慈禧太后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首先溥仪的嫡祖母是太后的胞妹,母亲又是太后的养女,关系非常亲近,将来他当皇帝也容易被太后拿捏,不会违背太后的心思。再加上光绪去世的时候他还很小,即便登上了皇位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不会阻碍太后的“大事”,所以太后就选了他当皇帝。
年12月2日,溥仪正式登基,年仅三岁的他成为了大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朝政由其亲生父亲载沣和隆裕皇后管理。这个小皇帝的命运无疑是悲哀的,王朝末年的皇帝的命运原本就很跌宕,他又是年幼登基毫无能力,所以他的人生注定难以幸福。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野心勃勃的袁世凯看到了时机,暗中联络隆裕太后“建议”小皇帝退位,不管太后是否愿意,时局不容她不同意,于是年2月12日,小皇帝退位。不过皇帝的名号没有了,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的,依然按照皇帝的待遇过日子。
可是尽管生活水平不变,可是所处的地位变了,心里难免还是难受的,但是溥仪不会想到,他后面的人生会更加跌宕坎坷。
皇朝覆灭,除了皇帝不高兴,还有很多人不高兴,暗地里不少人都在找机会复辟清朝,但是大部分有心无力。所以一伙人联合起来推举张勋当老大主持复辟。这些人倒还真的整了点事情出来,领着五千人把黎元洪赶下了台并且宣布复辟,把皇帝重新迎了回来。
这一年,小皇帝十二岁,第二次当上了皇帝。
逆着历史洪流向前自然得不了什么好处,封建统治气数已尽,皇帝已经是过去式了,所以没过几天段祺瑞就领着人又打进来了,张勋像模像样的复辟最终失败,小皇帝又一次从龙椅上下去了。没办法,他只能再次回到紫禁城里,关着门“享受”自己的皇帝生活。
年,鹿钟麟逼着小皇帝搬出了皇宫,但是他这一举动却给日本的野心提供了方便,皇帝在自己的国家“受欺负”,日本的各大报纸纷纷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其实这就是在给“伪满洲国”的建立造势罢了。日本借着这次好机会,一心想要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好更加便利的分裂中国。
年的3月1日,溥仪真的沦为了日本的傀儡,在伪满洲国当了个假皇帝。但是这一次的“皇帝”他照样没有当多久,十三年之后再一次从皇位上掉下来了。因为日本战败投降,由日本扶持的皇帝只能无奈的再一次颁布了退位诏书。
从三岁至今,风风雨雨三十多年,至此溥仪的“皇帝生涯”才真正的画上了句号。
二战结束以后,溥仪也成了一名战犯,被苏联监禁了五年,后来又战犯管理所接受了将近十年的思想教育,不过这时候已经回到抚顺了。年的时候,他得到了特赦被释放。特赦令中说,他关押的日子已经满十年了,经过改造确实有改过的表现,所以释放了他。
经过特赦之后,五十多岁的溥仪回到了故乡,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新中国,没有什么人能够认出这位前皇帝了。
在当了三、四十年皇帝,经过了数十年的牢狱之灾后,溥仪最终苦尽甘来,得到了平凡的生活,不过过惯了好日子的溥仪倒是没有嫌弃什么。
溥仪的一生着实坎坷,先后当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承袭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年仅三岁就成了天下之主,第二次是在张勋的怂恿下当了皇帝,仅仅当了十几天,第三次是在日本的狼子野心下当了十几年的皇帝,日子不错,但是心里就不怎么舒服了。
他说:他最后一次当皇帝是是一个“集体皇帝”,和全体国民一样都是国家的皇帝。这四次当“皇帝”的经历他曾经对着外国来访的记者说过,言语还很幽默,由此看来溥仪对自己的遭遇已经放开了,并没有耿耿于怀。也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心境,他也看不到新中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