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山市按照“强县域”“强基层”总思路,紧紧抓住医疗卫生山海协作契机,在绩效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深化与杭州、绍兴等地的医疗合作,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唱好“联”字经,着力打造医疗联合体
医院、医院先后与浙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合作类型既有紧密型高水平医联体(如医院医院),也有专科联盟、专家工作站(室)等,构建了层次分明、体系完备、辐射广泛的医联体合作格局,医院加快发展、提升能力,发挥区域医疗“龙头”和医共体“牵头”作用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
唱好“补”字经,着力建设县级强院
各医共体积极主动向杭州、医院对接争取,紧紧围绕“亟需什么、争取什么、合作什么”大力强化学科托管、学科共建。年以来建立专家工作站32个,其中年新建5个。医院托管医院20个专科,先后组织余名专家到江山指导江山分院学科建设、“三乙”创建、参与医共体建设等。据省最新评估报告,医院DRGs病组数、疑难病例指数(RW)、临床学科发展均衡性(MDC)、三级四级手术占比等指医院前5名内,“县级强院”建设蹄疾步稳。
唱好“通”字经,着力推动“双体贯通”
强整合、强贯通,年江山市投入余万元建设“江山市医联体-医共体联合技能培训中心”,做强医共体同质化培训。医院建设病理、放射等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市域“远程会诊系统,”省级专家直接为乡村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同时,医院专家常态化融入2个医共体8个基层分院,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直接延伸下沉至基层,使患者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技术和服务。
唱好“育”字经,着力培养县乡医疗人才
医院与医院合作制定骨干、潜力医(技、药)师培养方案,选拔重点培养对象45人,聘请总院导师24名进行长期带教,派出余名骨干前往邵逸夫总院轮训,开展梯队化、系统化培养,推动了队伍建设一体化、同质化,培养了一批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的骨干医师,助推了江山市介入治疗、微创技术等医疗短板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技术短短3年时间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有力填补了江山医疗空白。
唱好“集”字经,着力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以优质医疗资源持续集成共享为牵引,持续推进江山市域检验、病理、影像、心电、消毒供应中心5大共享中心建设,同时借助省级资源,由医院放射科专家长期坐诊江山市影像诊断中心,为医院提供同质化诊断服务,促进区域城乡医疗同质化。年,医学检验中心服务量占比达70%,影像诊断中心服务量占比达89%,心电诊断中心服务量占比达72%,消毒供应中心服务量占比达39%,病理诊断中心服务量占比达35%,并将共享服务陆医院、状元里护理院、医院医院开放。
-END-
来源:江山市卫健局
编辑:袁佩
审核:刘文勇、吴璐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