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左右,阅读约3分钟。
读#汉字的故事#,了解汉字的结构演变,品味汉字的魅力。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汉字之旅吧。
上期我们简述了汉字“至”的故事,这期我们将讲述汉字“西”的故事。
部首:一
汉字20:西
01汉字详解
读音:xi(一声)
笔画:6
部首:一
结构:独体字
演变:原为象形字。甲骨文为鸟巢的样子,小篆即为鸟在巢上,体现出其本义“栖”。后假借为代表方向‘西’(假借字)。个人猜测,古人类夏居于巢,冬居于穴,太阳西落,人、鸟归巢栖息。所以栖息的本义假借为方向西。
甲骨、金、小篆、楷意义:1.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如:西席
2.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如:西乐
3.姓
02成语
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03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04故事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其中‘声东击西’出自《淮南子》(西汉)。
声东击西是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历史上很多场景都应用此计策。无论是战争作战,还是商业竞争、判案断案,乃至生活中的游戏等等。它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又融入生产生活中,是充满趣味和意义的历史策略。
三十六计全解经典国学读本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精装珍藏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1.6购买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汉字之旅,说一说汉字“亟(极)”。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