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我们谈一下理学类专业,理学类专业一般是培养科学家的,也就是搞研究的,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我们常说“专业选择决定未来发展的方向,院校定位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而专业与院校的选择,基于我们对其的认知与了解。我们在与家长沟通志愿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长把“理工”当作一个门类来进行表述,其实理学和工学虽然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但在学科领域与就业方向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实际上,“理工”是中国的特有词汇,国外并没有“理工”一说,而理学和工学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大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那么,理学和工学都有哪些区别呢?
概括来说:
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工学研究的是技术;
理学注重于理论研究,工学注重实际应用;
理学培养的是科学家,工学造就的是工程师;
理学领域出科学院士,工学领域出工程院士。
如果考生数理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喜欢工程设计,有志于成为一名工程师,技术专家,在土木、建筑、水利、机械等硬件建设的领域驰骋,本科阶段就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那么你可以考虑选择工科。
抽象思维能力强,遇事爱问“为什么”,不急于在本科毕业后就去赚钱,而是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那么你可考虑选择理科。
本科理学方向学科可分为化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海洋科学类、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数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天文学类12个一级学科35各专业,当然也一些高校依据自身优势开设了一些特色专业,这样理学类现在涵盖了54个专业。
一、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特设)、应用数学(特色)、数学(特色)
就业方向: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
推荐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计算机科学方面为辅。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二、物理学类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声学(特设)、核物理(特色)
就业方向: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推荐专业:声学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即声波)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声波的产生,接受,转换和声波的各种效应。同时声学测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最简单的声学就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也是声学研究的基础。
就业方向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音频工程,建筑声学,噪声控制,超声电子器件,超声医疗仪器,以及IT行业等领域相关的各类工作。
推荐高校:南京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
三、化学类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特设)、分子科学与工程(特设)、生物化学(t特色)、物理化学(特色)、无机化学(特色)、分析化学(特色)
就业方向: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的技术开发工作。
推荐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宽广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功能性化学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该专业毕业保研比例大,为40%左右。
学生毕业后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到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同时,该专业学生将以较高比例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工作。
推荐高校: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四、天文学类
天文学
就业方向:天文学是和航天、测地、国防等应用学科有交叉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可在这些领域一展才华。
推荐专业:天文学
天文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和天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天文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推荐高校: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五、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特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特色)、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地理信息科学(特色)
就业方向: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推荐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六、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就业方向: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部门工作。
推荐专业:大气科学
推荐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七、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特设)、军事海洋学(特设)、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特色)
就业方向: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推荐专业: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推荐高校: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宁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大学
八、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和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可从事资源能源勘察、近地表工程勘察、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以及海洋国土测绘等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管理以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
推荐专业:空间科学和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包为民院士提议设立。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毕业生除大部分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外,其余的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航天与通讯和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但相对而言,研究生以上层次,尤其博士层次个人发展会更好些。
高校推荐: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九、地质学类
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设)、古生物学(特设)
就业方向: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推荐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能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领域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人才。
这个专业与我们上面谈的地理信息科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地理信息系统只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个专门的系统,后者要比前者涵盖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些.从就业的角度看,后者的覆盖面广,应当有更大的就业市场,但地理信息系统更加专深更加成熟,所以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后,应当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以研习,这样才能呢更加具有竞争力
高校推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十、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特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特色)、生命科学(特色)、遗传学(特色)、分子生物学(特色)
就业方向: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
推荐专业: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它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它随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现已迅速发展成为当今生命科学最具吸引力和重大的前沿领域,为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科学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高校推荐:同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十一、心理学类
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应用心理学(注: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到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到国防、管理、体育运动等部门从事有关的各种研究。
推荐专业: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推荐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
十二、统计学类
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特色)
理学类专业指数排名靠前的专业分别是统计学、心理学、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心理学。
就业方向:
推荐专业: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这个专业由于大家容易忽视,了解不多,由于这个专业各大高校的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加之该专业在不同的高校专业名称不同,比如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统计方向)、医学统计、金融统计、数理统计等,这些名称中的大部分应该出现在硕士招生名录中,但现在却出现在本科招生名录中,对于统计学的学科体系一直没有明确的归属,到底是经济学还是理学?以前名义上是数学类下面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学科评估和日常认定方面又倾向经管类。如果你有志于在数理研究领域、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些学校一般授予统计学为理学学位,偏数理统计和应用统计。从目前来的就业情况来看,经济属性的统计学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而且也是每年高考热门专业。需要统计学专业性人才的都是大型公司或者是公司的总部。当然要想进入大公司或者是一些公司的总部,可能本科学历可能不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考统计学的专硕,研究生学历毕业后该专业会非常的吃香。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门(统计局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
高校推荐:湖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青岛大学
十三、力学类
理论与应用力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工程力学
就业方向:适宜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及其他力学方面的实际工作。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高校推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大连理工大学,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