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齐白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花鸟画大师
TUhjnbcbe - 2025/7/21 17:15:00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编者按:这篇讲座阐述了中国大写意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在世界画坛的的独特魅力、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中国画家的成才之路、中国美术艺术教育的得与失等,阐述全面,观点新颖,现征得作者同意,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大写意与中国画的大师之路

——汤力在齐白石纪念馆的学术讲座

这次为参加第三届齐白石国际艺术节来到湘潭很高兴。湘潭是我久已向往的地方,因为这里出了个毛泽东,还出了个画圣齐白石。我这次是来朝圣的,想看一看湘潭是何等奇妙的风水能够蕴育出夸耀世界的伟大的齐白石。

这两天到了韶山、参观了齐白石的故居,感受了一下这里特殊的气场,沾了沾这里的仙气。湘潭这个地方可了不得,文化底蕴深厚,藏龙卧虎,历史上、包括近现代都出了一些重要人物。今天,我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向白石老人汇报,汇报一下自己对于中国画、特别是对于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学习体会和一些思考;同时,向大家谈谈自已的绘画体会,与大家切磋,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潇湘烟雨年×68cm

第一,齐白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花鸟画大师

大约年前的中国仰韶文化中,就有了疑似用毛笔以黑、红色写画出的蛙形、水纹形、人物舞蹈图案的彩陶;中国绢上绘画也有千年;明代画家始以宣纸作画,中国水墨画得以空前发展。江山代有人才出,明清两朝及近现代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期,群星灿烂,产生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大师。而齐白石无疑是大师中的大师。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的题材内容之丰富、艺术个性之鲜明、格调趣味之高雅,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次艺术节有一场“齐白石与毕加索对话”的活动,很有意思。齐白石与毕加索分别代表了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但我认为,中国花鸟画艺术要大大高于西方花鸟画。

西方绘画没有花鸟这一科,只有人物、风景、静物,西方的花鸟属于静物画。静物是死的,静物画中的花卉是瓶中的插花,静物画中的禽鸟、动物则是标本,它重在技法上惟妙惟肖的写实、是写真。

以齐白石艺术为代表的中国花鸟则画的是鲜活的、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具有人的情感的花鸟,它是在写实基础上提炼与升华后的写意,是写心。形式上有适当夸张与变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以齐白石的一幅小册页《八哥》为例,画正中是一只张嘴鸣叫的八哥,画的右边有齐白石一行题字:“爱说尽管说,只莫说人之不善。”八哥爱学人说话但它并非懂人话,齐白石却偏用一句与八哥的对话,来道出自己、也道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所提倡的为人之道。这种诙谐和幽默,令人发笑令人思。齐白石的另外一幅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一大群蝌蚪从大山的溪水中欢快地向下游游来,生动活泼,画外有声,画中有诗,令人回味无穷。

齐白石也将自己的作品与毕加索的作品有过比较。他说:“毕加索画鸽子时要画出翅膀的震动,我画鸽子飞时翅膀不震动,但要在不震动中看出震动来。”(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辑注)齐白石将自己的作品与毕加索的作品比较后,认为自己的作品更自然、更高妙,是极有道理、极有见地的。这不是盲目的自夸,而是基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艺术审美体验的高度自信。

据汪曾祺的《张大千和毕加索》(北京文学·年2期)一文中介吐露,张大千去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毕加索指着画集中齐白石的画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没一点色,一根綫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看来,毕加索在齐白石的画面前,他有自知之明。

以上事例足以说明,无论是题材内容、形式技法、文化内涵,以及在人类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理念上,西洋花鸟画是无法与中国花鸟画相比的,中国花鸟画要高过西洋花鸟画许许多。在大写意花鸟画领域里,中华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的优势,中国艺术相较于西方艺术的优势,中国画相较于西洋画的优势均得以充分体现。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面前,那些曾经主张中西合璧,或是曾经大力推动以移植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的人应该为自己的短视而反思,那些妄自菲薄、甚至唯西方艺术马首是瞻的人应该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基于以上所述,我认为,齐白石是中国画大师。勿容置疑,齐白石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花鸟画大师。

这次来湘潭朝圣,我把我的作品《五湖烟水》长卷献给齐白石,捐献给齐白石纪念馆,我感到很幸福。

在这里,我应纪念馆的要求,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这幅作品《五湖烟水》。

“五湖烟水”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淡泊名利、忘却俗念、引退归隐的心境。我这幅作品借用了诗中“五湖烟水”四字为画题,但意境上却另有生发。唐代诗人孟浩然“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形容的是湖北、湖南两地的江河湖泊烟波浩瀚,水天一色。我作品中的这群鱼鹰远离喧嚣,而栖身于江南烟波浩渺的五湖烟水之中。它们有的神情悠然、眺望远方,有的相互依偎、顾盼情生,有的鱼翔浅底,有的嬉戏竞逐,它们享受着春江水暖、秋高气爽,也历经过夏日酷暑、三九严寒。它们在大自然中是那么的欢愉、祥和,这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大自由境界。这幅长卷的后面有我的三首题画诗。

第一首:风雨纵横豪气生,坎坷平生耳目清;

含英咀华残灯泪,我写江山无限魂。

第二首:耷非耷,齐非齐,掷笔大笑墨淋漓;

非我轻狂非儿戏,我有我法绘天机。

第三首:丹青由来智慧通,六根难净心难空;

天机泼出一砚墨,信笔涂抹神形中。

第一首诗写的是我的人生阅历,人生追求。

第二首中的耷是指八大山人,齐是指齐白石,这首诗是写我的艺术追求,艺术抱负。

第三首诗写我绘画时的自由心境和欣然自得的状态。

第二,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是中国画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顶尖学科之一,是中国画领域里的歌特巴赫猜想,代表中国画的最高水平。明代以来,中国画坛的大师如徐青藤、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齐白石、潘天寿等,几乎均是大写意花鸟画家。工笔画没有大师,人物画似乎也没有大师。山水画大师不多,一个石涛,一个黄宾虹。但郑板桥说:“石涛名不出扬州,八大名满天下”,郑板桥认为石涛的艺术无法和八大山人相比。当然,黄宾虹的成就也在齐白石之下。所以,我认为以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代表了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这也不奇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成就主要在人物画,而不在风景、静物画。西方人物画成就最高为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画派,而印象派、表现主义画派又与中国大写意异曲同工。

陈淳花绘

中国大写意、西方印象派、表现主义画派均有以下特点:一,形式上的凝练与夸张。造型简洁,适度变形夸张,用笔大刀阔斧、讲究笔触美。二,诗性的浪漫与深刻。注重作品气势,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当然,青藤、白阳首创的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是16世纪的明代,而西方印象派则诞生于19世纪的末期,足足晚了我们三百多年。

第三,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危机与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得与失

近些年来,不少人说当代大写意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出现了危机。开始,我不以为然,我自已在画大写意画花鸟,自我感觉良好,没感到危机。但后来我在北京特意看了几次全国性的大型中国画展后,我感到了危机。这些展览中几乎看不到可观的大写意画作品、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当然,展览中也有所谓的大写意画,有的作品可谓是大题材、大制作、大笔头、大尺幅。其中有的花花绿绿、满纸制作,毫无气韵生机可言;有的看似气度雄强的激情挥洒,实则是浮、滑、薄、弱的外强中干;有板、刻、结、呆、滞、死者;有大排笔、大泼墨似的假、大、空等,唯独没有中国大写意艺术的内涵与精神。中国画大写意之“大”难道就是大场面、大制作、大尺幅、大笔头吗?非也!

我认为中国大写意之“大”是指精神涵量之大,是博大精深之大、是道大。何谓道大,即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朴不雕。齐白石老先生尽画小题材,如虾、青蛙、萝卜、白菜、老鼠,甚至算盘、耙子等,都是小玩意,确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大写意画家,这是因为齐白石得道,道大。

齐白石年作,和平鸽

大写意之“写”,是指书画同源的笔墨精神。中国画的形式美是以书法用笔的笔墨来体现,懂与不懂笔墨呈现在画中的气息完全不同、天壤之别。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这些大师那一位不是书法高手。笔墨是无数先贤经过千年锤炼、提炼出的文化精华,美妙绝伦,世界上绝无仅有。

大写意之“意”是指诗情画意。以往的画家能诗,懂格律、会平仄。现在的传统文化环境不能和前朝相比了。作为当代画家,你也许不会诗,但你要有一颗诗心,要懂得艺术的提炼与夸张,要有灵魂的碰撞与情感的升华,画要有诗境。

从全国花鸟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现状来看,的确呈衰落之势。纵观当年大写意花鸟画大家辈出的重镇上海、北京、浙江、湖北、江苏,现在戛然而止,严重衰落,已极少见到高水平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了。

陈半丁,报春图;齐白石补雀

解放前的北平艺专、上海艺专、武昌艺专、苏州艺专等大都是两、至三年制专科生,而且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但却培养出一大批的名家大师。而今天,我们这么好的社会环境与学习条件,这么开阔的视野。现在是本科生、硕士、博士,学位越来越高,相反却无法培养出具有民族风范的大写意花鸟画家,这说明我们的美术教育出了问题。

学画“头口奶”至关重要,堪比“基因”,往往决定人的一生。我认为,新中国60年来以西式美术先入为主的美术教育体系,忽略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特有规律,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西式绘画讲透视,讲光影,讲立体;中国艺术重虚实,重气韵,重线条。由于基因的异化。其结果是:这些学生得到了西式的、所谓科学的造型理念与技法,而失去了我们民族最为珍贵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品格。

第四,大写意与中国画的大师之路

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写实是写意的基础,写意是写实的升华。在中国艺术的多种形式中唯有大写意这个平台能够承载中华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从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大写人生来看,成为大写意画家,除了需要掌握造型基础之外,它还有学养的要求,我试举了以下六条修养要求。

一,大写意通书法。书法用笔的笔墨锤炼,就象戏曲演员的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虽是技巧,是功夫,但是艺术的根本,书法是一个虔诚的中国画家需要终身修养的课业。书画同源,中国画坛的大画家,几乎都是大书家。书法中最难的是草书,草书就是大写意。

汤力书《李商隐诗》

二,大写意通唐诗宋词。画乃文之极。所谓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画家需要有诗人般的丰富情感和心灵。文化底蕴是区别画家与画匠的分水岭。唐诗宋词,言简意幽,也是大写意。

三,大写意通周易,通老庄哲学。一阴一阳谓之道。阳舒阴惨,本呼天地之心。周行而不殆,道尚圆融,阴阳、黑白、刚柔、虚实、开合、曲直,大朴不雕,大巧若拙,大盈若缺,大象无形,为道日损等。这些既是中国哲学理念,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灵魂,它是区别于西方哲学,区别于西方艺术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独特精神魅力所在。

四,大写意通禅:禅讲究“净”与“静”。“净”指清净、无杂念、脱俗。“静”是安静、空灵。中国画还是单纯为好,单纯为美,单纯倾向静,静才令人思,反之,复杂则燥,燥则乱。恽南田有言:“澄怀以观道,静以求之”“盖世聪明,惊彩绝艳,离却静净二语,便堕长短纵横习气”。“净”与“静”是人格、精神层面的讲究。不在这两点上作力,你进入不了中国大写意的精神家园。

五,大写意通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国园林建筑中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等,这些理念与中国画传统美学一脉相承。

六,大写意通传统戏曲:梅兰芳如齐白石,博大精深,雍容华贵,雅俗共赏。看程砚秋的戏,聆听那声情并茂、勾人魂魄的唱腔,我不由得想到了石鲁晚年书画作品中那奔放、苍凉的线条,披肝沥胆,狂歌当哭。袁世海演的鲁智深,雄强中夹杂着妩媚,那就是大写意的境界。大写意不能没有雄强,但不能一味雄强而没有妩媚。你看袁世海在台上一声“哇呀呀……”那动作、那声音,即雄强、又妩媚,与李苦禅作品趣味相投。

大写意画往往一气呵成,它是天赋、灵性、才情、功力、学养、阅历、胸襟的高度凝炼,瞬间爆发,其难度可想而知。真正的大写意画家为天生之才。没有天赋,苦其一生只是画匠而已。所以,大写意呼唤天才。

但天才又很脆弱,往往经不起挫折而昙花一现。真正的天才是超越了苦难的产物,那些历经风雨而百折不饶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从这重意义上讲,磨难是财富。历史上的天才,无不是战胜苦难、超越苦难,以达到人格与智慧的升华而终于成为天才。

《楚辞》中宣言:“道思所颂,聊以自救兮”“发愤以抒情。”大写意不愤不发。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无不是“发愤以抒情。”屈原、司马迁、杜甫、徐渭、八大山人、梵高等,均是如此。

大写意画家往往立地成佛,这是顿悟。大写意画家还难在天助灵性加厚积薄发,自然而然产生,这是渐修。急于求成不行,过早求脱也不行,大画家往往是大器晚成。

农民出生的雕花木匠齐白石,少时有绘画天赋。27岁拜湖湘名士胡沁园为师学习书法、诗词。45岁以后饱览名山大川、游历了半个中国,开阔了眼界和心胸。他通过数十年的刻苦自学,终于脱胎换骨,完成了从农民到文化人的身份转换,从一个乡间木匠而成为诗、书、画、印俱能的文人画家。他56岁定居京城靠篆刻为生,60岁以后开始衰年变法,最终大器晚成而成为一代宗师。

黄宾虹早期的山水画复古而已。但他学养极其深厚,阅历极其丰富。八十岁以后患白内障,双眼几乎失明。但这时的黄宾虹人书俱老,他以丰厚的学识修养为底蕴,以超迈的笔墨功夫作支撑,以手运心,因心造境,作画以神遇不以目视,无法而法,以天合天,恢恢呼其游刃而有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风为之大变。晚年的这批山水画经典奠定了黄宾虹在近现代山水画坛一代大师的至尊地位。

年12月2日

汤力作品欣赏

潇湘烟雨年×68cm

汤力先生作品《江南春雨》

秀醉远客年×35cm

汤立题画诗四首

书法天地怀抱

五湖烟水

我有我法会天机(X34)

云林诗二首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白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花鸟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