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看完这本书,我麒麟臂都练出来了丨好物推荐
TUhjnbcbe - 2020/11/3 12:12:00

作为一个好奇宝宝,我的周末时光总是与各种纪录片和图书相伴度过。慢慢地,书架也越来越满,而其中半壁江山都被DK的那些大部头百科书占据了!

最近搞到一本《DK博物大百科》,可怜的书架又要遭殃了!

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大、沉。称了一下,差不多得有7斤重了……

不用多说你们也知道,DK出版社是个百科专业户。

只要封面上印这下面这个logo,那基本上都是开本超大、装帧精良的百科全书。

DK已经出过那么多自然博物向的百科全书,那这本《DK博物大百科》有啥特别的?

一开始我也很疑惑,大致翻了一轮后才发现这本书并非单纯对各种知识点进行罗列。

尽管收录了多幅插图,涵盖余个物种,但这本书真不只是信息量大那么简单。

看看我们做的阅读说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书中每个小节都有一套结构,从分类标签开始,将小节分为若干“子组”,不但选出了一些物种进行“特写”介绍,还尽可能多地列出了相关物种。

等不及?可以先戳下图开抢了!

领券+直降

戳上图立减元

这书放弃了传统百科全书的套路,没有上来就火急火燎地狂列知识点。

《DK博物大百科》就像一个老师,先用了几页篇幅介绍地球环境和地理知识——进而引出了生命起源、物种进化的概念。

经过一番理论知识铺垫后,接下来引出了物种进化和多样性以及生物分类的概念。

这本书中,我尤其喜欢这棵巨大的“生命之树”——从简单的原核生物到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生命形态,物种演化的过程一览无余。

接着往下翻,继续诧异,《DK博物大百科》竟然用了整整一个章节讲地球的矿物、岩石和化石。

虽然这些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很少有百科全书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放在一起讲述。

仔细一读才发现,这本书“野心”还真不小!

回溯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程,倘若历史稍有不同,我们今天可能也不会在这里。

那么地球为何能孕育出生命的?

复杂多样的生命形态又是怎样演化出来的?

物种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这是《DK博物大百科》所希望与大家探讨的内容。

国内引进这本书的版权后,耗时6年,中文版才最终出炉。

毕竟《DK博物大百科》涉及方向太复杂,并且都有纵深,翻译和审校都请到国内十多位顶尖的专家参与。

你们看看名单感受一下:

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坤

北京林业大学吴海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长欢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兴春

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姜景一

中国科协科技会堂郑浩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林然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马志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于古人类研究所邢路达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姚云志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郭徽

这本书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并不硬核,没有整天啃论文的耐心。却又担心过于碎片化的阅读,也没办法建立起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

《DK博物百科》并不是单向的知识点输出,阅读的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老教授进行探讨。

特别是知识框架的构建,让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只不过这次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

展现地球生命从无到有、由简至凡的演化历程,,收录了多张插图,余个物种,更重要的是帮你建立起一套“阅读自然”的思维框架……

7斤重的《DK博物大百科》,戳图抢

领券+直降

戳上图立减元

戳原文也能抢

这次让你也变成行走的百科全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完这本书,我麒麟臂都练出来了丨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