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廿八都小学开展了“陪伴留衢学生过大年”研学活动。三位留衢学生在刘华英、姜莎莎两位老师以及一位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廿八都古镇,赏学竹编技艺、探秘古镇文化、寻味铜锣糕,在参观游览与动手实践中增长见识、感受快乐。
第一站赏学竹编技艺
上午8:30,我们来到了廿八都镇上的竹编工艺馆,身穿红色唐装的王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场馆里精致的竹编工艺品令孩子们爱不释手,大家纷纷感叹艺人高超的竹编技艺。
高超的竹编技艺
王师傅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今天的竹编任务:用篾片编小鸟。只见他十指翻飞,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王师傅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拿起两根篾片开始学习编小鸟:你编头,我编尾,你不会了我来教。经过合作,我们每人终于拥有了一只可爱的竹编小鸟,真诚地向王师傅道谢,并祝王师傅新年快乐!
学习竹编
乐无穷
完成竹编
第二站探秘古镇文化
三位留衢学生虽然在廿八都小学上学,但对廿八都古镇文化并不熟悉,所以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古镇里的特色景点探秘古镇文化。廿八都古镇虽小,但景点聚集且文化丰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农博馆中观赏传统的农耕用具和民俗物品,了解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农民生活。
武官衙门里了解廿八都关隘的历史变迁,感受精忠报国的神圣使命。
文昌宫中感受浓郁的读书氛围,学习儒家的文化渊源,体会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
方言姓氏馆中了解廿八都方言的特点以及姓氏的渊源及图腾。
女特工训练班告诉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热爱生活。
隆兴钱庄里了解钱币,钱财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节约,不能浪费一分一毫,同时还要靠辛勤劳动去创造。
第三站寻味铜锣糕
民以食为天,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古镇的铜锣糕作坊。店家正忙碌制作着铜锣糕,店里飘散着艾草、粽叶以及桂花夹杂的香气。孩子们对廿八都特色糕点的制作非常感兴趣,聚精会神地听老板讲解做铜锣糕的工序。从采摘艾草、淘米磨粉、粉团搅拌、垫粽叶到蒸糕、包装、杀菌,大大小小竟有十多道工序。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纷纷从垫粽叶开始学习。忽然传来“好香好香”的声音,原来是一笼铜锣糕刚蒸熟出锅,香飘四溢,真不愧是糕中之神啊!
家长
虽然在廿八都多年,但有些景点却是第一次去游览,感谢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不仅让我和孩子有了了解廿八都文化的机会,也让我和孩子有了难忘的美好时光。
这次研学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我们的收获也非常多。老师的陪伴与关爱,让我们这个新年充满温暖。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学生
C.82,5.89,.47,0,.2,0c10.32,0,17.39,13.56,17.39,13.56S.67,0,.98,0c9.74,0,17.39,5.89,17.39,17.98 C.37,32.22,.43,46.45,.05,54.84z"fill="rgb(,,)">图文编辑:姜莎莎刘华英 审核:校长室 江山市廿八都小学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