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开时
——读郭苏华《乡村简史》有感
曹利民
金*的沙坡上燃起一团火,飘过来,又呼过去,明晃晃的摇拽着视线,让我有些恍惚。紧接着,耳边响起某种方言:啊呀呀,好高唉!爬不上去哟。
不用回头,我也能知道,这大大咧咧的声音来自谁。采风团的几十位作家,大多温文尔雅,从容淡定,要么出口成章,要么幽默诙谐,要么沉默是金。唯有她,一开口,哈哈的大笑伴着口音深浓的方言,色彩鲜明,风风火火。总之,这人不像教师,也不像她口中的自己——那个家境贫寒,直到工作几年后才攒足费用,跑到北京上鲁院的女文青,更不像得过孙犁文学奖的著名女作家。
很快,红色连衣裙赶上了我,从我身边越过,又向着高处攀爬,只留下几声嘀咕。那个叫着喊着,不停在方言里拉扯自己后腿的人,渐渐从一团火变成一小簇火苗,再之后,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一点红。而我,渐渐两腿发软,登顶俯瞰敦煌城的初衷,在自己的气喘声与重重叠叠层出不穷的细沙合力围剿下消失殆尽。
她就是郭苏华。鸣沙山的一幕,始终盘旋在我脑中,让我反思。两年来,不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