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119米的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
TUhjnbcbe - 2021/6/24 3:44:00

最近,故宫搞了一件大事,导致国庆期间,每天张门票提前好几天就预售一空!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原来,深藏在宫里的一件稀罕宝贝被展出了,展期到12月14日。

它就是《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可能有些人还不太了解,这幅画堪比《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等齐名。

九百多年以前

一位十八岁的天才画家王希孟

经皇帝老师宋徽宗的传授指点

穷尽毕生精力创作了一幅经典作品

这幅作品

以精微细腻的笔法

描绘了中国山水的雄奇和美丽

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的山水哲学和自然观念

这幅作品

就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千里江山图》

(故宫)

这个18岁的天才,

可惜20岁就去世了

一生积累的所有能量只为燃尽在这画中,

烧完了,就回去了。

千里江山图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

下面我来看看这幅画吧,

这幅画每打开一次颜色都会掉一点

建国以来也就展出过3次,

这辈子看一次就少一次了。

快来一睹《千里江山图》的风采吧!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绢本,青绿设色,

纵51.5厘米、横.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

为什么流芳百世?到底好在哪?

当年,宋徽宗为了培养绘画人才,

创办了一所官方美术学校叫“画学”,

王希孟就曾是这儿的学生。

才气无双+勤奋的王希孟,

引起了宋徽宗注意,宋徽宗便亲自教授这位少年。

*和三年(公元年)闰四月之前,

18岁的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时间

画完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20多岁去世,留世资料和作品很少,

《千里江山图》便成为他唯一传世作品。

千里江山图》所表现的内容

已不像隋唐时期

以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为主,

而是着重表现江山的秀美壮丽景象。

全图章法缜密,

以“高远”、“深远”、“平远”的多重视角,

运用全景的方法表现江山的磅礴气象。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

《千里江山图》十分低调,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千里江山图》只公开展出过三次。

这一次

故宫让静态的美丽画卷动了起来

主席说过: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现场光线昏暗,是为了保证画作更好的保存,欢迎大家亲临现场感受这动态的名画之美!

每个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在画卷中,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从局部观察,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极具动感;纵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

乾隆皇帝曾为《千里江山图》撰写题跋——“千里江山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北宋院诚鲜二本,三唐法总弗多皴。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评一堂君若臣。曷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作何人。”

《陈丹青解读千里江山图》

陈丹青曾这样评价王希孟:“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如果还想去故宫目睹这个传世佳作!

还可以去故宫排队!

在去看展之前

一定要先做好排队5小时的准备

因为现场的人真的是太多了

工作日亦是如此

当你亲眼看到这幅传世画作的时候

你一定不会后悔排队5小时了

因为她实在是太美了!

时间:年9月15日—12月14日

地点: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图片素材来自:

故宫博物院

微故宫

----------------------------------

(图片部分来源

故宫博物院

微故宫,系园景人(ID:xyzwin)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119米的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