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去年底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节目,一定会对其中一场用电子大屏幕展现《千里江山图》舞台效果所震撼。
同时期,故宫推出了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引来无数观展者,再现了两年前“石渠宝笈特展”出现过的“故宫跑”现象,排队三四个小时才能一睹画展。
《千里江山图》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果你在看完节目和展览依然不明就里,那么今天推荐的这本在《国家宝藏》节目基础上由九大博物馆专家审校修订的同名书籍,将深入揭开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今天选取的便是《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千里江山图》卷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这是隋唐时期山水画日趋成熟、形成独立画科时,最早完善起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它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历程,也是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时隔千年,颜色不败。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诞生
宋徽宗诲谕
大约*和三年(),宋徽宗的“亲传弟子”王希孟终于完成了一幅让这位书画双绝的皇帝满意的作品——《千里江山图》卷。
这幅长卷让起源于隋唐的青绿山水重回宋人视野,并将这一绘画形式推向顶峰。此后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青绿山水画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画好难度极大。清初“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
宋徽宗宠臣蔡京是这幅画的第一位主人,他的题跋讲述了画者生平:*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一代书画大师,也是帝王艺术家。对宋徽宗来说,人生最得意的事,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宫廷画院院长”。
承宋徽宗在艺术修养上的前瞻性以及蔡京“崇宁兴学”的倡导,画学于年创办,专门培养绘画人才,以提高未来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综合素养。作为第一批画学生徒结业后,王希孟在文书库工作,但他仍然喜欢画画,并多次向宋徽宗献画,虽不“甚工”,但因为显示出一定的才能而被宋徽宗看重,得宋徽宗亲授画技而终有成就,绘制出《千里江山图》卷这一千古绝作。
宋徽宗看后赞赏不已,特意将画赐给以书法载誉的宠臣蔡京。
作为皇帝,宋徽宗不一定合格,但作为一名文艺青年,他可是当时艺术界的领*人物,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自己的作品大都洋溢着古典美,这种美出自对传统的继承、对现实主义的观察和富有诗意的文学素养。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也是他最先倡导的。他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