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60周年系列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文志论坛”第69期
?
讲座信息
讲座题目:隐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研究
主讲人:冯海涛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于润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艺术理论系副主任
时间:年11月17日(周五)18: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文志论坛
《千里江山图》局部(画式一)《千里江山图》局部(画式九)
全卷唯一扬帆的船
这就是社会、社团的“社”
01
主讲人介绍
冯海涛,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德国设计红点奖,苹果年度最佳产品——“美的历程”App总策划;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贾又福先生,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02
讲座内容介绍
石青着色后冯海涛绘制
墨稿冯海涛绘制
《千里江山图》卷作为北宋存世最为重要的一幅画作,因蔡京的题跋,将诗画皇帝宋徽宗、天才少年希孟及一代权相关联在一起。故而,学界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对于一幅.5cm长的手卷,
希孟创作的文本主线是什么?
其构图布局的空间逻辑是什么?
其创作的背景是什么?
宋徽宗的“亲授其法”是什么?
所谓“大青绿”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法?
这张作品的名字真的叫《千里江山图》吗?
这些问题都没有被解答。如果以上问题不能被合理解答,即便希孟在世,也会如断线的风筝,无所适从,根本不可能毫无目的的绘制半年。带着这些疑问,主讲人从图像考古的角度切入,直接复制《千里江山图》的一段,以揭示其绘制技巧。并从图文对应的关系,将另一件与宋徽宗思想有关的文献,即《宣和画谱》引入,通过图像去寻找对应的文本,试着解开关于《千里江山图》卷的诸多隐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